突发!法国戴高乐航母刚回港,法军上将就当着全世界向中方喊出一句话,现场西方记者目

红梅初来护 2025-07-22 20:44:41

突发!法国戴高乐航母刚回港,法军上将就当着全世界向中方喊出一句话,现场西方记者目瞪口呆: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敢穿行海峡?

2025年7月20日,法国海军“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编队完成“克莱蒙梭2025”印太部署任务,安全返抵土伦港。这次为期八个月的航行,覆盖地中海、红海、马六甲海峡及西太平洋,总航程超过2万海里。

编队由“戴高乐”号领衔,配备两艘阿基坦级护卫舰、一艘地平线级驱逐舰、一艘核攻击潜艇及补给舰,搭载约3000名官兵及30余架舰载机,包括24架“阵风”战斗机和2架E-2C预警机。

作为法国海军的核心资产,“戴高乐”号排水量4.2万吨,配备核反应堆,航速可达27节,具备执行远洋任务的能力。此次部署旨在落实法国“印太战略”,通过联合军演和港口访问,强化与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彰显法国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

航母编队自2024年11月启航,途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与印度海军举行“瓦鲁纳-2025”双航母演习,模拟反潜和防空作战。随后,编队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参与美日主导的“太平洋斯特勒2025”联合演训,舰载机频繁起降,展示协同作战能力。

任务期间,编队访问新加坡、越南及澳大利亚港口,与盟友协商未来军事合作计划。然而,自进入马六甲海峡后,编队便受到中国海军的持续监视,特别是在西太平洋敏感海域,双方的接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海军部署包括“山东”号航母在内的多艘舰艇,密切跟踪法军动向。穿越吕宋海峡时,一艘中国054A型护卫舰保持数海里距离,谨慎跟随,雷达信号清晰可见。法军指挥系统全程监控对方舰艇的航向和速度,保持高度戒备。

在西太平洋海域,法军编队遭遇中国“山东”号航母战斗群,双方舰艇在广袤海域中展开对峙。中国舰载直升机低空巡航,法军“阵风”战斗机升空监视,双方保持克制,未发生直接冲突。

据法方统计,在西太平洋任务期间,编队接触到30至40艘中国海军舰艇,这一规模显示了中国海军的高度关注。法军认为,这种关注体现了对方的重视,凸显了“戴高乐”号编队的战略影响力。然而,编队在航线选择上格外谨慎,刻意避开台岛附近海峡,选择琉球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作为主要活动区域。

当时,一艘“追风”级护卫舰和补给舰正在琉球群岛附近进行补给作业,法军以此为由,称穿越海峡缺乏战略意义且存在安全风险。

7月20日,巴黎一处会议中心举办“印太战略与军事行动”研讨会,法国海军上将向各国记者介绍任务细节。他宣称,法军编队进入马六甲海峡后,立即受到中国海军的严密监控,对方既好奇又忌惮法军的实力。他强调,在西太平洋对峙中,“戴高乐”号的战斗力震慑了对手,避免了冲突的发生。

针对记者提问,他表示已制定完备预案,具备摧毁敌舰的能力。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海军对法军的态度较对美军更为克制,显示出对法军的尊重。然而,当记者问及为何不穿越台岛附近海峡时,他解释称补给作业和安全考量是主要原因,穿越海峡无实际意义。这一回答引发记者的窃窃私语,现场气氛略显微妙。

法军上将的言论在国际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英国《卫报》报道称,法军在西太平洋的行动展现了谨慎与克制的平衡,绕行敏感海域反映了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清醒认识。法国《费加罗报》则批评上将的言论过于自夸,与实际行动不符,显得夸张。

中国外交部未直接回应,仅通过例行记者会表达了对外部势力在亚太地区炫耀武力的关切,强调维护地区和平的立场。分析人士指出,法军此次行动的真正意义在于外交姿态而非军事对峙。

避开敏感海峡,显示了法军在复杂局势中的谨慎态度,与上将高调宣称的“震慑”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海军的冷静应对,表明其对法军行动的战略评估较为理性,未予过多反应。

“戴高乐”号返港后,法国海军宣布加速新一代核动力航母“PANG”的研发,计划2038年服役,排水量超7万吨,配备电磁弹射系统,旨在提升远洋作战能力。法军未来将继续在印太地区部署舰艇,与盟友开展联合演习,巩固军事合作网络。

法军上将的职业生涯未受争议影响,继续在海军中担任要职。然而,其高调言论引发的讨论,凸显了法国在印太战略中面临的挑战:既要展现军事存在,又需避免激化矛盾。法军此次行动的谨慎航线选择,表明其在全球博弈中倾向于平衡而非对抗。 这场无声的对峙,折射出大国在印太地区的微妙互动。你如何看待法军上将的言论与实际行动的落差?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475

评论列表

寧豪逸善

寧豪逸善

2
2025-07-22 23:48

法军将领的夸夸其谈没有任何意义,在战时,戴高乐号航母连进入西太平洋的胆量都没有!

地火水风

地火水风

2025-07-23 07:40

真发生冲突法国佬一个都回不去。

猜你喜欢

红梅初来护

红梅初来护

国际军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