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三年多了,对俄罗斯吼得最凶的就是波兰和立陶宛,但他们没有敢向俄罗斯人开上

自在银河 2025-07-22 18:25:48

俄乌战争三年多了,对俄罗斯吼得最凶的就是波兰和立陶宛,但他们没有敢向俄罗斯人开上一枪。

这两国的“强硬”姿态,本质上是仗着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

作为北约成员国,他们深知一旦遭受俄罗斯攻击,美国和其他盟友必须出兵相助。

这种安全感让他们敢于在舆论上对俄罗斯大加指责,却不敢采取实质性军事行动。

以波兰为例,2024年北约在波兰举行“坚定捍卫者”军事演习,来自31个国家的9万名军人参与,模拟应对俄罗斯袭击。

这种大规模军演不仅是对俄罗斯的威慑,更是给波兰吃下“定心丸”——只要北约存在,波兰的安全就有保障。

历史恩怨也加剧了波兰的激进态度,波兰历史上三次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从地图上消失了123年。

1940年的卡廷惨案中,苏联秘密处决了约2.2万名波兰军官和知识分子,这些伤痛让波兰对俄罗斯充满敌意。

作为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邻国,在苏瓦乌基走廊问题上,立陶宛与俄罗斯形成对峙局面。

北约陆军司令曾放话要“压扁”加里宁格勒,俄罗斯则警告这将引发核战争。

2022年立陶宛封锁加里宁格勒铁路运输,导致俄罗斯以切断供电反制,最终在欧盟斡旋下才解除危机。

这种“边缘”虽能刷存在感,却不敢真正引发冲突,因为立陶宛明白,没有北约撑腰,它根本无力对抗俄罗斯。

波兰和立陶宛的“狐假虎威”,说到底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策略。

他们利用北约的保护伞,在舆论上获取政治资本,却不敢触碰俄罗斯的红线。

正如俄罗斯杜马议员斯卢茨基所言,攻击加里宁格勒等同于攻击俄罗斯本土,后果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种核威慑的阴影下,波兰和立陶宛再激进也只能止步于“嘴炮”。

未来,随着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战略挤压持续,波兰和立陶宛能否在大国博弈中找到平衡,避免成为“鬣狗”式的牺牲品,或许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你认为波兰和立陶宛的激进策略是明智之举,还是玩火自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自在银河

自在银河

自在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