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东风31洲际导弹庄严驶过天安门,台湾省官员随即轻蔑表示:“东风31不

香茶品岁 2025-07-22 17:51:47

1999年,东风31洲际导弹庄严驶过天安门,台湾省官员随即轻蔑表示:“东风31不足为惧,它根本打不到美国本土。”此言一出,美国人脸上却随即浮现出一抹耐人寻味的诡异微笑。 上世纪80年代说起。我们砸锅卖铁,就为了搞出东风-31。项目的核心,有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副总设计师郭万钧,1942年生,南开物理系高材生,搞了几十年导弹,这导弹的弹道、结构,全是他亲手算出来的。可以说,东风-31的“七寸”,他一清二楚。 另一个,叫沃维汉。也是高知家庭出身,在哈尔滨读的大学,甚至在中科院工作过。结果这人出国一趟,就被台湾情报机构用钱给砸晕了。 回国后,沃维汉摇身一变,成了开医疗公司的老板。巧的是,他和郭万钧还沾点亲戚关系。一次家族聚会,沃维汉瞅准了机会,一步步接近了这位位高权重的郭专家。 金钱开路,忠诚退场。沃维汉持续用美元攻势,郭万钧的国家信仰防线彻底崩塌。 他把穷尽半生心血才搞出来的国之重器机密,包括导弹固体燃料的具体配比、推进级数、弹道试验坐标、设计蓝图,甚至连700公斤的弹头载荷,全部打包,通过沃维汉转交给了台湾军情局。 这些情报,很快又被台湾方面共享给了美国。 这就是1999年,美台敢于公开“唱衰”东风-31的真正底气。 他们手里不是情报,是图纸。对这枚号称“国之利剑”的武器真实性能他们早就门儿清了。当时东风-31大约8000公里的射程,当时确实无法覆盖美国本土。他们知道,这枚导弹在当时,确实威胁不到美国的心脏地带。 那抹诡异的微笑,就是源于这种“我们早知道”的优越感和轻蔑。 我们国家的安全部门,当然也察觉到了这种不寻常的轻蔑。一场秘密调查立刻展开,目标是揪出藏在国防科工体系里的“内鬼”。 从1999年到2005年,安全部门排查了几百名涉密人员,翻遍了他们的财务和通信记录,可就是找不到头绪。案子一度死水一潭。 直到2005年,一个最不起眼的细节,成了突破口。 郭万钧的妻子在市场上,用几张旧版美元买东西。这反常的举动,被她儿子察觉并上报。安全部门敏锐地抓住这条线索,顺藤摸瓜,一个隐藏极深的外汇账户浮出水面。最终,调查人员锁定了商人沃维汉和导弹专家郭万钧。 2008年,两人落网。在铁证面前,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同年,法院判处郭万钧和沃维汉死刑,立即执行。 子弹终结了两个叛徒的生命,但泄密案造成的战略损失却实实在在。东风-31,这枚承载着国家安全希望的导弹,刚亮相,其战略威慑力就大打折扣。 我们被迫投入更多资源,加速研发射程超过11000公里、足以覆盖美国全境的改进型东风-31A,以及更先进的东风-41。这直接拉长了我们战略核威慑力量形成的时间,也增加了巨大的经济成本。 回过头看1999年那场阅兵,东风-31的亮相,在光荣的背后,也藏着一份沉重的警示。 国家安全,不光是要造出多先进的武器,更要守护住这些武器背后的忠诚和人心。 一场看不见的战争里,一个人的背叛,就可能让国家多年的心血白费。 如今,我们的国之重器日渐强大,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最坚固的防线,到底应该筑在哪里?是钢铁铸就的发射井,还是你我他,每个普通人心中的那份信仰?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非常新闻)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香茶品岁

香茶品岁

香茶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