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可能与中俄开战? 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格林克维奇,最近在一场闭门会议上的一句话,震动了全场——“北约必须为同时与中俄开战做准备,2027年或是关键节点。” 这不是随口吓唬人。俄乌冲突打了三年,俄罗斯非但没有被制裁击垮,反而通过工业体系重塑,在弹药供给与部队轮换上建立起成熟体系。北约内部显然开始慌了。与此同时,美国和盟国的援乌意愿和能力正在下降,军援物资吃紧的问题愈发突出。 格林克维奇这番表态,不止是对局势的警示,更揭示出北约的底气不足。以军工为例,美军现役导弹库存只能维持8天高强度作战,这一点由美退役上校麦格雷戈亲口承认。而美军每月的炮弹产能,远落后于俄罗斯早已达到的年产450万枚水平,差距之大,令人侧目。 更关键的变量,是中国的存在。北约高层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为俄乌战场背后的“战略纵深”。原因很简单:中国不仅拥有完整工业链、超大规模钢铁产能,还具备强大的导弹生产能力。中俄联动,将极大削弱北约在全球范围的资源调配能力。 北约总兵力虽超过300万,看似压倒性,但这在真正的大规模现代战争面前,未必就是决定性优势。尤其是当背后的军工体系跟不上,数量和技术优势很可能变成纸面优势。 中俄“不对称联动”或许正是北约最忌惮的局面:俄罗斯打常规与核威慑牌,中国以产业和后勤深度施压。现代战争的本质,早已不是谁的人多枪快,而是谁能“打得起”“耗得住”。 格林克维奇所警告的2027年,不一定会爆发战争,但已成为北约内部默认的“风险节点”。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一种判断,也是一种心理战。 中俄是否真会联动出手,尚未可知,但北约已开始提前焦虑。 对此你怎么看?
2027年可能与中俄开战? 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格林克维奇,最近在一场闭门会议
沈星星
2025-07-22 17:31: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