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想要在全球经济中立

国际热点溯源 2025-07-22 11:12:18

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想要在全球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必须摒弃这种思维。零和博弈的本质是双方都在争夺有限的利益,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结果咋样?咱们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但没减少,反而更多了。 2017年特朗普上台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3752亿美元,到2022年特朗普下台时不降反升,达到3829亿美元,这就好比一个人想通过节食减肥,结果越减越胖,不但没达到目的,反而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美国政府还声称,加征关税是为了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增加就业,但这些目标也未实现。2022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298万人,目前降至1280万人。 不仅如此,关税还推高了美国的通胀水平,2025年4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0.2%,对消费者和下游企业构成负担。 同时,加征关税破坏了全球供应链,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这就像一个人想通过破坏自己的消化系统来减肥,结果不但没瘦下来,反而把自己搞得消化不良,浑身难受。 美国发起贸易战的一个重要借口是减少贸易逆差,但经济学家反复指出,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储蓄率不足等内在结构性问题。 “霸凌”经贸政策、单边措施不可能消解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达1.06万亿美元,远高于对华贸易战之前的水平,其中美国对墨西哥贸易逆差较上年增长近17%,这就像一个人想通过搬家来解决家里的问题,结果搬了家之后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更严重了。 中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决定了美国无法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近几年,美国增加自“近岸”“友岸”国家进口的同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也在增长,这意味着中美供应链联系没有减弱,只不过多拐了几个弯,这就像一个人想通过绕路来避开某个地方,结果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那个地方,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美国种种“去中国化”的操弄使得全球供应链更曲折,增加了贸易成本,国际清算银行去年10月发布简报说,自2021年以来,跨国供应网络,尤其是包含中国和美国的供应网络变得更迂回、复杂和不透明,而供应链韧性并未增强,这就像一个人想通过走迷宫来找到出口,结果越走越迷路,反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之时,誓言要让制造业和就业机会回流美国,然而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近日发文指出,美国从2018年开始对外国金属、洗衣机和一系列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没有增加相关行业就业。 同时,贸易伙伴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使其海外销售成本增加,对美国农业等部门就业造成负面影响,这就像一个人想通过破坏别人的饭碗来让自己的饭碗更稳,结果不但没做到,反而把自己的饭碗也砸了。 中美经济具有高度的互补性,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导,高度依赖金融、科技服务业与文化娱乐等领域。 中美两国通过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各自获得了更大的利益空间。 中美关系不应是你输我赢、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甩锅推责解决不了问题,诉诸贸易战、产业战、科技战更不会有赢家。 中美建交45年来的一条金科玉律,就是合则两利、人民受益,斗则俱伤、全球遭殃,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作为世界经济两大火车头,中美经济总量超过世界1/3,贸易额之和约占世界1/5,脱钩意味着世界会更穷;中美贸易建交45年间增长了200多倍、每年超过6000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双边贸易额按人民币计同比增长4.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深度交融。 在当前全球经济步入“稳定低增长期”的背景下,维持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符合中美两国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繁荣。 美方若能破除所谓“经济安全”的魔咒,改正将经贸关系“政治化”“安全化”的错误行径,中美两国经济互补、产业合作,将为中美两国与全球经济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期待双方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共识,为两国各自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增添确定性、稳定性,只有拆除人为设置的“铁栅栏”,畅通经贸合作的“双向道”,才能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加强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各自发展,也将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我们相信,通过平等协商和务实合作,中美能够找到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为两国企业开展正常经贸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两国人民,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毕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只有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让我们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0 阅读:3
国际热点溯源

国际热点溯源

理清事件发展脉络,解读热点形成的原因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