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霍英东送给志愿军的货物被海盗劫持,他自己也被海盗用枪顶头,霍英东的呼

老阿七说史 2025-07-21 17:04:23

1950年,霍英东送给志愿军的货物被海盗劫持,他自己也被海盗用枪顶头,霍英东的呼吸仿佛都停滞了,生死一线,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海盗们脸色狠厉,都是游荡在各大码头的亡命之徒,然而此时霍英东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说什么也要保住这批货物。 “这货你们要了也没用,我身上有钱,开个价吧!” 听到霍英东的话,这群人仿佛听到天下间最大笑话。在那个年月,只有不怕死的人才会出来的跑码头,下场只有两个,要么葬身鱼腹,要么死于海盗火拼。 然而霍英东却是个不要命的,居然为了货物跟海盗讨价还价,海盗不由得打量起眼前的这名商人。 霍英东身躯瘦弱,丝毫不像是好狠斗勇的人,然而面对全副武装的海盗,他却敢挺直腰板说出自己的要求。 跑码头走海运都是为了发财,霍英东也赚钱,可是他为人更讲良心,他运的货物,是给朝鲜战场的志愿军送的。 铜管、橡胶和药品,放在平日里算不上稀奇,可是西方国家不分青红皂白地实行封锁,被列为战略物资的货物都运不到志愿军手里。 英国拦,美国挡,还有趁火打劫的海盗到处猖狂,知趣的都不敢冒险,有人护着的货船才能畅行无阻。 霍英东出了这个头,他不是什么大船东,也没有通天的背景和人脉,只是国家有难,志愿军艰苦,他不能光看着不帮忙。 于是就这样开始偷偷运物资,光从码头上运出去就不容易。上面查得严,隔三岔五的搞突击检查,霍英东练就了快速装船出海的本事,衣食住行都在船上,一旦有情况立刻起锚动身。 海上也不太平,走一段就会遭遇伏击,有过来“打秋风”的,有“拦路虎”,稍微反应慢一点儿,一个炮弹就射了过来。 出海的提心吊胆,在家也不能安眠。这么危险的事情,霍英东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想想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没有美军那样的精良的装备,还在后勤物资上被美国使绊子,拿着最简陋的武器,打着最为顽强的战斗。 中国人省吃俭用从海外买的物资,到了港口就被拦截下来,战事十万火急,物资却送不进去。 霍英东身为中国人,看到中国人被欺负就是无法忍受。做海运贸易要被那些西方资本控制的大船东欺负,被欺负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霍英东要争一口气,把被拦住的货物运出去。 买船买货算是最简单的事情,最难的是打通关节,这些难处都要霍英东去解决。夜里吃着凉了饭菜,躲在船舱中研究路线,白天揣着一堆钞票八面玲珑。 就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霍英东累垮了身体,可是不敢倒下,倒下了货物怎么办,货物送不到志愿军怎么办。 志愿军在前线的枪林弹雨中冲锋,霍英东就在航线上的明枪暗箭中周旋,好几次差点儿回不来了。 还活着,就继续运货。1950年,霍英东遇上了海盗。这群海盗专盯着货物来,霍英东要给钱,他们也置之不理。 就这样掳了货船扬长而去,霍英东不甘心,这批货来之不易,不赶快送到怕要延误军机,必须找回来。 可是对方是海盗,海盗可不讲道理。霍英东刀到处打听,听说海盗想在澳门把货物出手,他立刻赶到,拦住交易说,他愿意出钱买下货物。 海盗倒是被霍英东的执着打动了,居然放过了霍英东的性命,可是拿走货物和钱的时候,还是丝毫不留情。 没时间悲伤也没时间愤怒,霍英东重新召集船队,这次重新改进了运输方式,护航示警、船舱藏货、更改路线,每一处都做到了极致。 这才让货物顺利运了出去,一船船应急物资,成为志愿军作战的可靠保障。面对的困难虽多,中国人团结一心就能克服。 志愿军凯旋而归,霍英东功成身退,他落下一身的伤病,长期海上颠簸让他瘦弱不堪,几次虎口脱险留下许多伤病。 霍英东的爱国商人行为,还受到了港英的排挤,在霍英东创业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霍英东没有宣扬自己的贡献,有困难就自己抗,国家有需要的时候,霍英东总是挺身而出。 参考资料:长津湖之战背后的伟大商人,海盗拿枪顶头仍坚持运物资,死后国葬——华商韬略

1 阅读:80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