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俄国人送回了阿睦尔撒纳的尸首,验明正身后,乾隆急令兆惠将军,不分男女老幼、是否忠于清朝、有未参与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对准噶尔部和辉特部的人,一概屠杀。
1757年秋,一支俄国马队风尘仆仆地将一口木棺送至北京,里面躺着的竟是准噶尔叛将阿睦尔撒纳的遗体。乾隆皇帝亲自验尸后勃然大怒,随即下令兆惠将军对准噶尔部和辉特部展开灭族式屠杀。 先说乾隆,清朝第六代皇帝,1735年登基,1796年退位。他是个雄才大略的主儿,在位60年搞出了“十全武功”,其中就包括收拾准噶尔这块硬骨头。他对准噶尔的态度简单粗暴:不服就灭,绝不手软。 再看阿睦尔撒纳,准噶尔辉特部的头头,1723年出生,1757年挂了。他出身贵族,母亲是准噶尔大佬策妄阿拉布坦的女儿。他早年投靠清朝,帮乾隆干掉了对手达瓦齐,可这家伙野心不小,1755年反水,屠了清军500人,想自己当老大,结果叛乱失败,逃到俄国,死于天花。 达瓦齐,准噶尔末代汗王,靠贵族身份上位。起初跟阿睦尔撒纳联手,后来因为分赃不均翻脸,1754年被阿睦尔撒纳打败,次年被清军抓到北京。乾隆没杀他,封了个亲王,1759年去世。这人算是个倒霉蛋,夹在中间被两边玩儿完。
兆惠,满洲正黄旗人,1708年出生,1764年战死。他是乾隆的忠实打手,1755年抓了达瓦齐,1757年又接了屠杀准噶尔的大活儿。这家伙执行命令那叫一个狠,毫不含糊,最后还因功封了公爵。 1757年,俄国人把阿睦尔撒纳的尸首送回清朝,想缓和跟乾隆的紧张关系。这家伙死于天花,俄国人估计觉得留着没啥用,就送回来了。乾隆收到后亲自验尸,找了几个熟人确认身份,确定是阿睦尔撒纳没跑。 验完尸,乾隆火气上来了。这阿睦尔撒纳当年投降清朝,帮着打达瓦齐,还被封了四汗之一,结果转头就叛乱,杀了清军500人,搞得乾隆颜面尽失。如今尸首送回来,乾隆觉得准噶尔这帮人没一个可信的,干脆一锅端了省心。于是他下令兆惠:对准噶尔部和辉特部,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忠不忠,有没有参与叛乱,全杀光。 兆惠接到命令后立马带兵杀到伊犁,屠杀持续了好几个月。准噶尔部和辉特部的人口本来就没多少,这一顿操作下来,几乎被杀绝了。清军手段狠辣,效率奇高,草原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屠杀完,准噶尔部和辉特部基本上从历史上消失了,清朝彻底拿下了新疆这块地盘。乾隆给这儿起了个新名字叫“新疆”,意思是新收的故土,还设了个伊犁将军管事儿,派兵驻守,算是把地盘攥紧了。 为了填补人口空缺,乾隆搞了个移民政策,把内地汉族、回族等老百姓迁过去。这些人带来了农耕技术,种地、做买卖,慢慢把新疆搞得有点起色。丝绸之路的贸易也跟着热闹起来,清朝边疆一下子拓宽了两万多里,摆脱了三朝以来准噶尔的威胁。 不过这事儿也留下不少后遗症。准噶尔人被杀得几乎没影儿了,新疆的人口结构大变样,后来迁进去的各族人奠定了今天复杂的民族格局。乾隆靠这招稳住了西北,但也因为这铁血手段被后世骂得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