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联合国伸手找中国要钱,中国记者质问美国到底欠了联合国多少钱?没想到联合

古往剖析所 2025-07-21 11:58:22

今年1月,联合国伸手找中国要钱,中国记者质问美国到底欠了联合国多少钱?没想到联合国发言人听后,尴尬的说欠了28亿美元,直到如今都没还上! 这句话,在当时不只是一个现场提问。它像一枚石子,砸进了本就泛起涟漪的联合国财政水池。而那道涟漪,迅速变成了风暴。记者的一句追问,不仅让联合国发言人语塞,也让全世界听到了一个沉默太久的真相——联合国,居然被美国“欠钱”欠到动用紧急预算。一个常年以“全球秩序守护者”自居的国家,成了最大“老赖”。 那是一个气氛紧绷的场合。中方按时缴费,还被提醒继续支付,而美方呢?28亿美元的窟窿就这样被公开点出。联合国发言人话音未落,现场空气一度凝滞。不是震惊,是难堪。记者没有停下,再次发问:“这笔钱什么时候能还?”对方只能尴尬重复,“我们仍在等待成员国履行承诺。” 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早不是第一次。但这次不同。它不是在秘书长年终报告里悄悄提一嘴,而是由记者、当众、直面指出。这种场面,是多年未见的。质问的是中国,回避的是美国,暴露的是联合国。 往前追一点,事其实早有苗头。过去几年,美国对联合国的拨款越来越不积极。常规预算能拖就拖,维和预算干脆“只给一半”。国会拨款流程时断时续,财政部时而批出,时而冻结。再加上一些议员提出联合国“浪费”、“臃肿”,干脆把拨款当成筹码,用来施压联合国改革。 于是,联合国一边喊紧张,一边继续运营。为了弥补美国留下的财政空洞,它向其他国家“提醒付款”,也包括中国。问题在于,中方早已按期支付,还连年增加支持。这让所谓的“提醒”,变得意味深长。 而就在这个微妙时刻,北京记者会上,中国央视记者率先发问,把“美国欠款”摊在全球观众眼前。联合国发言人Farhan Haq当场回应:“是的,美国至今欠联合国28亿美元。” 数字一下子冲上热搜。这不仅是账本问题,更是信誉问题。 翻账单,美国目前所欠中,包括联合国常规预算约15亿美元、维和任务与国际法庭相关预算超13亿美元。这些本该在过去两年陆续交齐的款项,被一拖再拖,形成如今的累积缺口。 可问题不仅在“多少”,而在“故意”。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用拨款作为对联合国施压的工具。遇上不顺心的决议、立场、态度,就以“暂缓付款”为威胁。甚至还有议员公开提案,要削减对联合国的支持,把钱投到“更符合美国利益”的地方。 这种思路,很清楚:你听话,我给钱;你不听话,抱歉,不付了。 可联合国是多边组织,不是某国财政分支。当成员国不愿履约,其他成员就得被迫补位。这一次,中国的常规付款不但被联合国依赖,还意外成为质问的起点。 被问“你交了多少”,还可以大大方方回答。但被问“你欠了多少”,却只能低头承认。这就是中美在联合国财政问题上的真实写照。 美国为什么一直欠钱?其实并非真没钱,而是“不想交”。 每年美国对外援助总额超过400亿美元,而联合国年度常规预算不过30多亿美元,美国应摊比例为22%,也就是约6.6亿。这点钱,相对于美军开销、航母部署、盟国军援,简直微不足道。但偏偏这笔小钱,最容易被拿来做政治文章。 这像不像一个账面清楚却不还钱的熟人?一边霸占会议主位,一边拖欠账单,却还要指责别人“影响秩序”。 对比之下,中国的态度始终一致。按时交、全额交,从不把钱当“工具”。不仅如此,还在生态保护、全球发展、维和行动等多领域提供额外支持。2025年6月,中国还成功连任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席位,继续主导气候变化、数字发展等重大议题。联合国秘书处也多次表态,感谢中方“持续稳定的履约表现”。 那次提问后,舆论发生了明显转向。不少媒体开始重新审视联合国财政结构。有人开始呼吁,是否该设置惩罚机制,对恶意欠款国家增加公开透明度?是否应重新调整投票机制,让履约国家拥有更大话语权?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国会中也有声音担忧长期拖欠损害国家声誉。一些老资格外交官警告:“我们正在失去影响力。”但警告归警告,国会拨款依旧难产。 而中国这次的提问,无意中让全球都看见了财政黑洞的深度。那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体系的漏洞。 更深一层看,这是一次“信誉压力测试”。 欠钱,可以暂时解释;不还,才是真的态度。一边是履行承诺,一边是玩弄规则,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那场记者会之后,有人说,那是一次极其简单的提问,却打开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现实。世界正在重新评估“谁在为世界付账,谁在为世界发言”。 而这场风暴,始于一句看似平静却字字带刺的问题——你到底,欠了多少钱?

0 阅读:3
古往剖析所

古往剖析所

剖析古往,解读历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