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贸易额跌至35亿美元俄美贸易额已经跌至35亿美元,经过三年俄乌冲突,美国对俄罗斯施加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导致美俄双方的贸易已经名存实亡,除了35亿美元双方不得不捏着鼻子必须进行的贸易之外,其他贸易已经实质性停留。
但如果深挖下去,你就会发现,俄乌冲突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其他背后因素,才是将美俄贸易陷入几乎冰封的真正原因。
先看双方的出口产品结构,这简直就是一场 “冤家路窄” 的尴尬局面。美国在去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下,对外出口的主力产品变成了能源与农产品。你没听错,堂堂世界超级大国,曾经在二战时凭一己之力支撑全球战争物资供应的美国,如今在出口领域竟与俄罗斯高度重合。俄罗斯本就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继承了苏联的大量遗产,其主要出口产品同样是能源与农产品。更巧的是,在利润较高的拳头出口产品方面,美俄依旧 “撞车”,军事武器装备是双方都倚重的出口品类。长期以来,美国稳居世界军火市场头把交椅,俄罗斯则牢牢占据第二的位置。如此相似的出口结构,使得美俄在全球市场上成了实打实的竞争对手。在能源市场,美国的页岩油与俄罗斯的油气资源针锋相对,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双方时常展开激烈角逐。农产品方面也是如此,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出口价格,美俄都在暗暗较劲。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贸易合作空间被严重压缩,毕竟谁也不愿意把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去给对方的经济发展 “添砖加瓦”。
再从政治层面来看,美俄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根深蒂固。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试图融入西方阵营,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根本没有接纳俄罗斯的打算,反而不断对俄罗斯进行打压。北约持续东扩,一步步逼近俄罗斯的家门口,严重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在这种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下,美国不断出台各种制裁措施,从经济、科技到军事,全方位限制俄罗斯的发展。俄罗斯也不是软柿子,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这种你来我往的政治对抗,使得两国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没有了信任作为基石,企业在开展贸易合作时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美国企业担心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会触犯国内的制裁法规,俄罗斯企业也害怕美国随时可能施加的制裁会让自己血本无归。于是,双方企业纷纷对彼此市场敬而远之,贸易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美俄贸易陷入停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俄乌冲突只是一个导火索,双方出口产品的高度重叠、长期的政治矛盾以及美国无孔不入的制裁,才是导致美俄贸易如今这般惨淡局面的深层次原因。而且,只要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美俄贸易想要恢复往日生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