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女子一家3口开车经过一个爱心冰箱时拿了3瓶柠檬水喝,结果一晚上他们竟往返3次拿柠檬水,女儿就在一旁看着,与之对比的是,一位快递员父亲扛着两箱水捐给爱心冰箱,他的儿子看到后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扛着矿泉水放进爱心冰箱,可接下来开小车的一家三口的行为更是令网友点赞。 有一家三口,三天两头出现在爱心冰箱前。 第一次,妈妈领着孩子,从里面拿出两杯柠檬水,递给丈夫和孩子,自己又折返拿了一杯,走的时候随手把吸管包装扔在了地上。 一个小时后,还是这对母女,孩子熟门熟路地拉开冰箱门,妈妈又拿了两杯。 再过一个小时,爸爸来了,当着正在往冰箱里补水的爱心人士的面,旁若无人地又拿走三杯。 短短几个小时,七杯柠檬水进了他们的口袋。 孩子全程看着,第二次甚至主动帮妈妈开门,脸上带着理所当然的兴奋。 说起来,几杯柠檬水值不了多少钱,但这种行为实在让人心里不舒服。 爱心冰箱不是自家的储物间,更不是免费的自助餐厅。 明明标着给高温工作者,却被当成可以反复薅羊毛的地方,还要带着孩子一起做这种事,很难想象孩子会从中学到什么。 同样是在这个冰箱前,另一些画面却让人暖到心里。 一个快递员爸爸,顶着大太阳扛着两箱矿泉水过来,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没顾上擦,先把水往冰箱里搬。 身边的小男孩看着爸爸的动作,也学着抱起一瓶矿泉水,踮着脚往冰箱里塞,小小的身子因为用力而微微晃动,脸上却带着认真的笑意。 还有一家人开着车过来,后备箱打开,里面满满当当全是矿泉水。 爸爸拆开箱子,一瓶瓶往冰箱里摆,妈妈在一旁帮忙整理,他们的儿子也不闲着,抱着一小箱水,迈着小碎步跑到冰箱前,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的样子摆放。 放完水后,孩子还弯腰捡起地上的空纸箱,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 有路过的母女看到拿水的一家三口,妈妈站在原地,轻声对身边的孩子说:“你看,这些水是给那些辛苦工作的人留的,我们不渴,就不能随便拿,这是做人的本分。”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里映着冰箱上“爱心”两个字。 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偶尔拿一次是应急,连着拿好几次,就变味了。” 也有人说:“那些往里面补水的才是真的在传递善意,爱心本来就该这样流动起来。” 其实这世上,总有人在诠释什么是真正的体面。 武汉有对菜贩夫妻,儿子出车祸去世后,欠下二十多万外债,肇事方家境贫寒拿不出赔偿。 夫妻俩没跑没躲,每天天不亮就去批发市场进货,守着小小的菜摊,一分一毛地攒钱还债。 他们说:“欠着别人的钱,夜里都睡不踏实。”日子过得再难,脊梁骨也没弯。 再看爱心冰箱前的孩子们,拿水家庭的孩子,大概觉得免费的东西就该使劲拿,跟着父母做这种事时,脸上是占了便宜的开心; 而那些跟着父母捐水的孩子,额头渗着汗,却因为帮上了忙而笑得格外灿烂。 爱心冰箱就像一个无声的课堂,父母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教案。 是教孩子把别人的善意当成理所当然的索取,还是教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别人,往往就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里,悄悄定了型。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