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女子2016年花49999元买了一二手奢侈品牌的玫瑰金4钻手镯,9年后

洁说圈 2025-07-18 11:56:55

浙江杭州,女子2016年花49999元买了一二手奢侈品牌的玫瑰金4钻手镯,9年后,想寄卖,鉴定发现镯子是假的,女子气愤不已找店家,要求对方回收,不料,对方说:追溯码是对的,但手镯成色较新,存在问题,这9年间,谁知道手镯是否被流出,被调包?

2016年11月份,周女士在某店家买了一件二手奢侈品玫瑰金4钻手镯,花了49999元,比专柜便宜几千,之后一直戴在手上。

9年后,也就是2025年,周女士觉得手镯戴挺久了,打算换一个,就将手镯寄到朋友二奢店,想让回收,对方将手镯寄到中检鉴定,结果是鉴定没通过,手镯是假的。

周女士得到这个结果也懵了,她想起当年自己对奢侈品不是很了解,买完就戴了,也没有拿去鉴定过。

为了弄清楚怎么回事,周女士找到买手镯的那家店家询问此事,店家工作人员告诉她,有一种情况,有的鉴定师年轻,有的老款手镯没见过,可能导致不通过。

周女士觉得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她想弄清楚手镯到底是真是假,就把手镯拿给店家确认,没想到,等了两三个月也没动静,她等的有些焦急。

后来,店家一个男经理联系周女士,因为周女士等的太久,心情有些激动,和经理话不投机,竟被对方怼了一顿,让她有本事去报警。

周女士当时被气得火冒三丈,饭都吃不下,她让对方把手镯回收,可是,对方不回收。

于是,周女士找了记者,来到店里,想解决这件事。

工作人员表示,手镯是有编号的,这个编号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

当时,找了多方鉴定,通过品牌专柜查到了手镯的追溯码,可以查到款式、生号,年份,周女士买的手镯的追溯码是对的,但是,手镯是有问题的。

周女士不认同,码不能说明什么,要是买了一个真手镯,回头拿出100个手镯来套这个码呢?

双方各执一词,只能先放置这个问题,随后,周女士又遇到一个问题,手镯没有保卡,时间太久,她不记得买的时候有没有了。

周女士又质疑手镯的售价?

工作人员表示,手镯卖出去9年了,这期间经历过什么事,不得而知。

虽然,周女士说手镯一直戴在手上,不过,据专业师傅看了后,手镯要是一直佩戴,成色不会这么新。

那么问题来了,手镯中间有没有流出去?比如,她拿手镯去别的店铺保养、或者鉴定,或者有其他情况?

现在,周女士的手镯除了码是对的,其他方面工艺是存在问题的。

而且,当年手镯卖出去前都鉴定过,不然不会有码在。

周女士一听非常气愤,对方居然不承认手镯是在店里买的,不过,自己可以保证没有拿手镯出去保养过。

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周女士曾拿手镯去别的店保养的话,他们可以和那个店对接,了解情况,看看有没有被“套卖”。

如今手镯卖出去9年了,谁都说不清楚手镯有没有流出,或者中间有人调包,或者有别的情况。

不过,周女士一口咬定手镯就是在店里买的,虽然时间久,不过,手镯上曾磕了一个角,希望对方简单处理。

工作人员的态度还是和之前一样,手镯存在问题。

周女士非常气愤的说:我太知道了,因为我在这里买的,它就是个假的,但过去这么多年,你们要甩锅我也没办法,但是,让更多人知道,买奢侈品当时就要拿去鉴定。

最后,店家表示,支持周女士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有人说,商家开在那里,而且九年了,还在开,售价可能性极低,查查你的男友吧,而且,她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个手镯一直以来就是原来那个啊?倒是之前有刷过戴着的手镯被闺蜜灌醉狸猫换太子的。

也有人说,如果真的是,这手镯几年早就伤痕累累了,抛光的金属或者镀层的金属都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花了,另外谁能保证没有被调包,谁质疑谁举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店家作为手镯的出售方,需对商品质量负责,除非能证明手镯在售出后,周女士自行调包或送去保养时被调换。

如果,店家无法证明手镯被调包,且手镯的追溯码虽正确但工艺存在问题,可推断手镯在售出时就存在瑕疵。

店家作为出售方,有义务确保商品与宣传一致,且符合质量标准。

即使手镯编号真实,若实际商品与编号对应的商品不符,如套码假货,店家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周女士可要求店家退货、换货或赔偿损失。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不过,周女士要是想讨个说法,得先证明手镯确实是店家卖给她的假货。

店家要是想撇清责任,也得拿出手镯被调包的证据,光靠“编号对”或者“成色新”这种说法,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事儿也给大伙提了个醒:买奢侈品不能图便宜,也得留心眼,当场鉴定、留好凭证才是王道,不然等出了问题,哭都没地方哭去!

0 阅读:396

猜你喜欢

洁说圈

洁说圈

洁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