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大家讲一个残酷的现实。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我们时常能看到许多人抱怨婚后生活苦不堪言,他们往往将这一切归咎于一个字:穷。然而,真正让婚姻陷入痛苦深渊的,未必是金钱,而是你嫁入了一个认知水平极低的家庭。 这里所说的认知低,并非指没学历、不会说普通话,而是这个家庭缺乏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三种意识:托举意识、小家意识和成长意识。 先来说说托举意识的缺失。所谓托举,并非单纯给予金钱支持,而是在精神层面为子女筑牢后盾,为下一代的发展创造条件。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子女在城市里为生活奔波忙碌,老人却执意要求他们回家帮忙干农活,比如收麦子、割玉米,全然不顾子女往返的高额车费和油费,还认为这才是孝顺之举。这是因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情感需求,却从不顾及子女的付出成本。这类父母并非不爱孩子,只是缺乏为孩子的生活让步的能力。在这样的家庭中,子女每前进一步都会受到阻碍,只要不顺着他们的意思,就会被指责为不孝顺。年轻人在外辛苦打拼,回到家还要为一些琐事与长辈计较、怄气。这样的家庭难以向上发展,自然也难以积累财富。 其次是小家意识的缺失。许多老人根本没有明确的边界感,在他们的观念里,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融为一体。比如,子女结婚后,他们觉得儿子的房间自己可以随意进出,随意翻动物品,还认为一家人就不该有秘密。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角色泛化”,原生家庭界限模糊,会使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难以区分核心家庭与大家庭的界限,导致他们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往往忽视配偶的感受。于是我们会看到,他们可以给侄子买昂贵的游戏机,却对儿媳买衣服、买包的行为指责为浪费。因为在他们心中,儿媳是外来者,而自己人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是成长意识的缺失。很多人一生贫困,并非运气不佳,而是他们从不反思自己,不愿做出改变。从改革开放至今,每一次发展机遇他们都完美错过,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始终停留在过去。当你建议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尝试转型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认为这是骗人的把戏。他们对任何从无到有的新事物都充满敌意,并非没有机会,而是缺乏接纳新事物的勇气。这类家庭普遍存在一种“穷人的自尊”,他们一边嘲笑努力打拼的人不务正业,一边又在心底嫉妒他人的成功。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却又有着莫名的傲慢,坚信自己的观念永远正确。即便面临危机,也不愿做出改变,反而还会与你争论不休。 可以说,具备这三种意识的家庭,很难陷入贫困。如果你在婚姻中感到疲惫不堪,不妨审视一下背后的家庭因素。有时候,问题并非出在你嫁错了人,而是你被困在了一个集体认知落后的思维体系中。一个人的努力难以抗衡一群人的消耗,认知水平低的家庭不仅无法助你迈向更高的生活层次,反而会用负面情绪、陈旧习惯和沉重负担将你牢牢束缚。所以我始终认为,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文明程度的碰撞。与其在一个消极、混乱的家庭系统中挣扎,不如保持单身,毕竟,一个人的努力很难撑起整个向下沉沦的家庭。 #分享城市新鲜事#
我朋友后悔离婚了,当初前夫苦苦挽留,让她为了俩孩子能在一起长大,不要离婚,但是她
【3评论】【4点赞】
游戏人间
夫妻应该是命运共同体,从一而终的夫妻容易做到,任何一方有过其他性伴侣都难。女怨男性不负责,男恨女性不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