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中国得防着巴基斯坦?说句扎心的,巴基斯坦可能比越南还危险,因为他们很多人接受的是西化教育,很有可能倒向西方,菲律宾就是最好的例子…… 曾经,中菲关系也有过蜜月期,双方在经济领域保持着不错的合作。 但是,情况在2010年出现了转折,那一年,贝尼格诺·阿基诺三世上台,他的政策与前任完全不同,开始全面向美国靠拢。 这种转变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根植于菲律宾国内长期存在的亲美势力。 这些力量渗透在政界、军界和商界,他们的世界观和利益都与西方紧密相连。 结果显而易见,南海问题被迅速激化,成了中菲关系中难以愈合的伤口。 尽管后来杜特尔特试图采取更务实的策略来修复关系,但想要彻底扭转局面异常艰难,因为那种根深蒂固的亲美传统和利益网络,并不会因为一届政府的更迭就轻易消散。 将目光转回巴基斯坦,我们会发现一些与菲律宾相似的迹象。 巴基斯坦的军队,作为国家稳定的支柱,长期以来就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合作。 他们使用的许多先进装备,从战斗机到通讯系统,都来自美国,这种合作不仅仅是装备上的依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战略文化的渗透。 这种联系的影响不容小觑,军事精英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安全政策。 如果未来巴基斯坦出现一位深受西方影响的领导人,他完全可能基于其个人理念和背后的支持力量,重新审视甚至调整与中国的战略关系。 到那时,中巴之间数十年建立的互信,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种内部的“西化”趋势,不仅仅停留在军事领域,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着整个巴基斯坦社会,尤其是掌握着国家未来的年轻一代和富裕阶层。 近年来,一股强大的留学潮在巴基斯坦兴起,2022年,这个数字就猛增到了十万以上,他们的主要目的地,正是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 这些年轻人学成归国后,许多人进入了巴基斯坦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们带回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更是一整套西方的思维方式。 前总理伊姆兰·汗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毕业于牛津,执政期间力推西方式的自由市场改革,但这些改革在巴基斯坦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与此同时,在卡拉奇、拉合尔这样的大城市里,年轻人热衷于好莱坞电影和西方流行文化,对巴基斯坦的传统兴趣却日益消退。 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流行文化了如指掌,却对自身的文化根源感到陌生时,他们未来的身份认同和政治立场,就会变得极具不确定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断言中巴关系已经岌岌可危,在当前阶段,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依然紧密。 现任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上台后,继续将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国家发展的优先方向。 中国在这一项目上的投入是巨大的,超过254亿美元的投资,转化为了高速公路、电厂,并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9万个就业岗位。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让许多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切身感受到了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实惠。 但仅依靠经济上的合作是不够的,因此,中国需要采取一种更为长远和审慎的策略。 在经济上,要继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让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广泛的民众。 但在文化和公共外交层面,中国也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去平衡西方文化的影响。 最后,一个极为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就是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公民和项目的安全,关系再好,如果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那么一切合作都将失去根基。
为何说中国得防着巴基斯坦?说句扎心的,巴基斯坦可能比越南还危险,因为他们很多人接
旑旎映芙蕖
2025-07-20 09:57:09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