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有个士兵犯了法,按律当死,皇帝怜悯他,改判为打屁股二十棍再发配边疆。 那士兵是禁军里的一个小卒,叫王二,犯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值岗时喝了酒,被巡夜的将领逮了个正着。按宋律,禁军值岗饮酒形同通敌,轻则斩立决,重则株连营伍。卷宗递到宋仁宗案头时,他正对着窗外的海棠花出神,听到太监念完罪状,皱了皱眉:“多大年纪?家里还有谁?” 太监查了回禀:“二十出头,爹娘早亡,就一个瞎眼的奶奶在乡下靠他饷银过活。” 宋仁宗放下朱笔,指尖在“斩”字上悬了悬。他想起去年秋猎,这士兵还在围场里救过落水的小皇子,当时浑身湿透,抱着皇子跪在泥里直打哆嗦。如今卷宗上的名字,和记忆里那张黝黑的脸重合,倒让他动了恻隐之心。 “改判吧,”皇帝叹了口气,“二十棍,打完发去秦州戍边,饷银照常发给他奶奶。” 旨意传到军营,王二在牢里哭得直磕头。同牢的狱友都说他命好,遇上了仁君。可真到了打板子那天,他却慌了神——军中的杖刑看着简单,实则有讲究,若是行刑的人使坏,二十棍能把人打残。 监刑的是个白胡子老将军,曾在西北跟西夏人拼过命。他看着王二褪下裤子趴在长凳上,那后生背上还有去年救皇子时被石头划破的疤。老将军咳了声,对执刑的士兵使了个眼色:“陛下有旨,惩戒为主,别伤了筋骨。” 棍子落下去,“啪啪”响得脆生,听着吓人,实则力道都卸在了皮肉表层。王二起初还咬牙忍着,后来发现不怎么疼,反倒红了眼眶——他想起奶奶总说,官家是菩萨心肠,以前不信,如今才算真真切切感受到。 二十棍打完,屁股红肿得像熟透的桃子,却没伤及骨头。王二被人扶起来,对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由两个兵卒押着往秦州去。一路上,押解的兵卒对他客气得很,知道这是皇帝开恩的人,夜里歇脚还会给买个热馒头。 到了秦州军营,将领看了圣旨,把他分到了牧马营。这活儿清闲,离前线远,每月的饷银准时由驿站送去乡下。有回奶奶托人捎信来,说村里的里正看在官家的面子上,常给送些米面,让他在边疆好好当差,别辜负了皇恩。 王二把信揣在怀里,每天把马喂得油光水滑。遇到新兵蛋子抱怨军规严苛,他总会念叨:“咱官家心善,只要好好干活,错了也给改过的机会。”这话传到将军耳朵里,在军功簿上给他记了笔“勤勉”。 三年后,西夏人来犯,王二自告奋勇去送信。他骑着快马穿越戈壁,被流矢射中胳膊,硬是咬着牙把军情送到了援军大营。战后论功行赏,他升了小旗官,能带着十个兵卒。 庆功宴上,有人问他:“当年差点掉了脑袋,恨过吗?”王二摸了摸胳膊上的疤,又拍了拍屁股——那地方早就不疼了,却总让他记着宋仁宗的恩。“官家给了我一条命,还让我奶奶能活下去,我这条命,就该为大宋拼。” 这事后来传到京城,宋仁宗正在御花园里给牡丹浇水,听了只是笑:“知错能改,就是好兵。”他没提自己改判时的考量,可史官在《仁宗实录》里记了一笔:“天圣九年,禁军王二犯律,帝悯其孝,赦死,后立战功。” 宋朝的律法严,却总在字缝里透着人情。就像那二十棍,打在屁股上是惩戒,留着性命是教化,皇帝心里装着的,从来不止条文里的“法”,还有活生生的“人”。 参考书籍:《宋史·刑法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宋代军政研究》
宋朝时有个士兵犯了法,按律当死,皇帝怜悯他,改判为打屁股二十棍再发配边疆。
逗比青年说史
2025-07-19 21:55:3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