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可以当你爷爷,嫁给我后悔不?”1070 年,80 岁的张先纳了 18 岁的少女为妾,洞房花烛夜张先对娇艳的新娘子说完这句话后,小妾紧接着回道:“后悔有用吗?反正我是绝不给你生孩子的!” 张先大笑,不料几年后小妾接连生下了 4 个孩子。 红烛的光晕在张先的银须上跳动,他看着少女攥紧的拳头,指节泛白,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妆奁上的菱花镜映出她紧绷的侧脸,耳坠上的珍珠随着呼吸轻轻摇晃,像她没说出口的委屈。 “既来之,则安之。” 张先捻起案上的玉如意,往她手里一塞,“老夫不逼你,这院子里的桂树刚开花,明日带你去看看。” 少女起初总躲着他。张先在书房写词,她便蹲在廊下数蚂蚁;他邀文友来赏菊,她就托辞头疼回房。 直到某个秋雨绵绵的午后,她听见书房传来咳嗽声,犹豫再三还是端去一碗姜茶。 推开门时,正见张先对着 “云破月来花弄影” 的词稿发怔,老花镜滑到鼻尖,手里的狼毫悬在半空。 “这‘弄’字,” 她小声说,“镇上的绣娘总说,像针脚在布上走。” 张先猛地抬头,眼里的惊喜像落进静水的石子,漾开层层涟漪。 苏轼的诗传到张府时,少女正在厨房学做蟹酿橙。张先拿着诗稿凑过来,指着 “一树梨花压海棠” 笑:“子瞻这小子,拿老夫寻开心呢。” 她把剥好的橙肉往他嘴里送,酸得他皱起眉头,却见她抿着唇笑,两颊的梨涡盛着浅淡的暖意 —— 那是她第一次在他面前笑得这样舒展。 1072 年春分,少女被诊出有孕。张先正在给新买的白鹦鹉喂食,听到消息时,鸟食撒了一地。 他踉跄着扶住桌沿,老花镜跌在地上,镜片裂了道缝,像他此刻的心,又惊又喜,七上八下。 “怕吗?” 他握住她的手,那双手曾因洗衣磨出薄茧,如今被他养得细软。少女摇摇头,指尖轻轻覆上小腹,那里像揣了颗温热的石子,正悄悄生根发芽。 第一个男孩落地时,张先已 82 岁。他抱着襁褓里的婴孩,手抖得厉害,却执意要亲自喂奶,结果把奶水洒得满脸都是。 少女看着他狼狈的模样,突然想起新婚夜的誓言,嘴角忍不住弯起。 原来人心是会变的,就像他写的词,起句或许平淡,转承间却藏着意想不到的温柔。 此后三年,她又添了两女一男,四个孩子绕着张先的膝头转,把书房的清冷搅成了热腾腾的烟火气。 张先 85 岁那年,还能抱着幼子在庭院里背词。“沙上并禽池上暝”,他念一句,孩子咿咿呀呀学一句,口水淌在他花白的胡须上。 少女站在回廊下看着,阳光穿过桂树的缝隙,在他们身上织成金网。 有次她整理旧物,翻出那只裂了缝的老花镜,突然想起张先曾说:“情这东西,不在年齿,在心意相投。” 1078 年冬,张先在睡梦中溘然长逝,床头还压着未写完的词稿,最后一句是 “双鬓老”。 少女没哭,只是把四个孩子叫到跟前,指着父亲的遗像说:“你们爹爹的词,要好好记着。” 可自那以后,她常常独自坐在书房,对着空荡的椅凳发呆,窗台上的砚台结了层薄冰,像她心里渐渐冷下去的温度。 半年后,少女也随他去了。临终前,她让长子把那只裂镜与张先的词稿一同下葬。 汴京城的文人都说这段姻缘奇绝,只有苏轼望着窗外飘落的海棠花,想起张先曾对他说:“她初来时,眼里有霜,如今去了,该是带着暖的。” 参考来源:清代《宋人轶事汇编》
“这样的女人,必须要曝光!”2024年4月10日,浙江,一女子送老公去高铁站时,
【13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