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直言:马英九不值一提,当权时满脑子就是美国人的指令,压根不敢谈统一的事。 马英九在敦煌的发言,引起了两岸的广泛关注,尽管他突然脱稿谈到“和平民主统一”,不少人却发现,这一言论背后的意图与他在任时的政策并没有太大变化。 这两年他常来大陆,带着台湾年轻人到处看看,说自己是中国人,呼吁两岸别打仗,这些事儿确实有好处,能让台湾年轻人亲眼看看大陆的发展,知道咱们同根同源的文化。 但光说和平远远不够,在他曾经执政期间,台湾的两岸政策可谓是“稳如泰山”,不过这座山在实质上一直没有进展。 为了维护现状,马英九选择了三不政策——不统一、不独立、不表态,这一策略看似稳妥,但实际上却把两岸关系困在了一个死胡同里。 回顾他早期的教育和政治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很多决策深受美国影响,马英九在美国求学期间,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美国的政治理念。 这段经历,影响了他后来的思维方式,也塑造了他对两岸关系的处理方式,正如金灿荣所言,马英九执政时的两岸政策几乎是照搬美国的指令,甚至在许多敏感问题上都回避表达立场。 在马英九的领导下,台湾与美国的关系密切,然而与大陆的关系却陷入了僵局,两岸之间的沟通逐渐变得困难,许多涉及统一的讨论几乎被排除在外。 在国际压力的推动下,马英九只能维持现状,并试图通过“模糊”的政策避免冲突,然而,这种“模糊不清”政策不仅没有为台湾带来任何实质性进展,反而使两岸关系更加紧张。 马英九的“三不”政策,尤其是在“不表态”这一点上,实质上是在回避统一的议题,即便是在他卸任后的这次发言中,他仍然强调要尊重台湾民众的意愿,但这种“尊重”实际上并未触及两岸真正的问题。 金灿荣指出,台湾民意并非唯一决定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才是关键。 在这个问题上,马英九的立场显然存在偏差,大陆方面的声音和需求往往被忽视,而只顾着“尊重”台湾的声音,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马英九的政策虽然看似稳健,但实质上却未能有效推动两岸统一的进程,美国的介入,让他在两岸问题上的决策变得越来越保守。 看似他有了进步,实际上仍旧带着许多条件,而这些条件与大陆的立场产生了不小的冲突,马英九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维持现状,避免直接触及大陆最关心的统一问题。 事实上,当前两岸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陆的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意志,让武统从一个遥远的假设,逐渐走进现实。 台湾虽然有美国的支持,但这种依赖关系并不能保证其永远的安全感。 未来两岸的局势可能会发生剧变,而这种变局的核心,不仅仅是两岸内部的政治斗争,更涉及到背后的大国博弈。 面对两岸关系的严峻局势,我们不能仅仅听任表面上的“和平统一”口号,而应更多地关注背后的政治博弈。 无论如何,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关注更广泛的国际形势,并为祖国的统一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统一是迟早的事,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心愿,希望台湾政界人士能真正从民族大义出发,在推动两岸统一上多做些实事,而不是只停留在喊和平口号上。 信源:澎湃新闻——2025-07-02——《金灿荣:马英九的"和平民主统一"论,就是假统一》
金灿荣直言:马英九不值一提,当权时满脑子就是美国人的指令,压根不敢谈统一的事。
青橘小罐
2025-07-19 12:24: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