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藏皇后:因情人过多而丧命的风流太后? 她一手扶起了皇位,却被最亲近的男人剁成了肉沫。 西夏宫里那晚下着雪,没藏氏坐在帐里,身边是她最信的男人和最爱的男人,一个端着茶,一个磨着剑。 三天后,两人一个死在了殿前,一个倒在了她脚边,连带着她自己,也没能活着走出那顶金帐。 她生前掌权十年,死后尸骨无存。这不是戏,是正史里写得清清楚楚的。要说从哪天开始变了味,还得往前倒十年。李元昊没了太子妃之后,宫里那场刺杀成了引子。 那场刺杀,血染宫阶,太子宁令哥的刀锋砍向了他爹——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李元昊命大,躲过了要害,鼻子被削去一块。可这伤最终要了他的命。堂堂开国之君,没死在战场上,倒因伤口溃烂感染,憋屈地死在了皇宫深处。 李元昊一死,西夏的天塌了一半。宁令哥弑父,按律当诛。他的亲舅舅、国相没藏讹庞出手快准狠,立刻以“弑君”罪名送外甥上了黄泉路。还记得宁令哥的太子妃没藏氏吗?她正是这位国相的亲妹妹。哥哥除掉了外甥,妹妹的儿子、才一岁多的李谅祚,就这样被舅舅亲手抱上了龙椅。 一岁的娃娃懂什么朝政?权力自然落入了太后没藏氏和国相没藏讹庞兄妹手中。没藏太后,成了西夏真正的话事人。十年,整整十年,西夏的权柄在她掌中流转。她顶着太后的尊荣,垂帘听政,号令群臣,风光无限。 史书说她“妖冶好佚游”,说她身边从不缺男人。最出名的有两位:前夫野利遇乞的旧部、侍卫长李守贵;还有个面容俊美、叫保吃多已的面首。她信李守贵,让他统领宫廷卫戍,手握刀把子;她爱保吃多已的年轻鲜活,常带他外出游猎,极尽荣宠。 男人,权力,情欲,在深宫高墙内纠缠不清。李守贵看着太后的恩宠旁落,那 保吃多已的得意刺着他的眼。怨恨如同西夏冬日屋檐下的冰棱,无声凝结,越结越厚,越结越锋利。权力这杯酒,一旦混入了情欲的毒药,再精明的头脑也难逃被腐蚀的结局。当信任的侍卫长眼中只剩下被夺宠的屈辱,那把磨好的剑,便注定要指向曾赐予他权柄的人。 终于,福圣承道四年(1056)那个寒夜,雪落兴庆府。太后从贺兰山礼佛归来,行宫大帐灯火通明。李守贵带着刻骨的恨意,领兵杀入。刀光剑影,惨叫连连。帐内的保吃多已,那个她“最爱”的男人,第一个倒在了血泊里,就在她脚边。她最信任的男人李守贵,此刻成了她的催命判官。史载结局惨烈:“并杀守贵,屠其家”,太后本人更是被剁成了肉酱(“戕之,并杀守贵,屠其家”)。 一个掌控帝国十年、叱咤风云的女人,最终竟以如此不堪的方式落幕。史官笔如刻刀,“好佚乐”、“多外通”的评语钉死了她的耻辱柱。可仔细想想,史书说她“妖冶”,说她“风流”,说她因“情人过多”而丧命——这些评判,是否也悄然裹挟了千年男权视角的审视? 翻翻史书,男性帝王三宫六院是常态,是“威仪”,是“恩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位身边不是美人如云?到了女性掌权者这里,情欲就成了原罪,成了污点,成了最终败亡最“合理”也最“吸睛”的注脚。那些记史的手,是否早已习惯了将女性的权力身影涂上情欲的污名? 所谓风流误国,有时不过是权力倾轧中刻意贴上的性别标签。当她的尸骨混入泥土,史书匆匆翻过这一页,留下一个“因情人过多而丧命”的扁平形象,却模糊了权力绞肉机下无人幸免的冰冷本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韩国申遗全凉了!专家实锤:泡菜面具啥的老家在中国韩国想给泡菜、假面舞这些东西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