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是不是压榨员工? 人社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这五个部门联合发起了“劳务派遣”的专项整治行动,7月31日之前,全国4万多家劳务派遣公司要接受全面检查!不合格的,直接吊销经营许可证。 先给不明真相的朋友们科普一下。这所谓的劳务派遣,就是你和一家公司签了合同,结果工作地点却在另外一家公司。 说白了,你和A公司签合同,结果每天干活的地方是B公司,这就是典型的劳务派遣。而这背后,是一个专门当中介赚黑心钱的公司。 你和劳务公司签了合同,他们把你派到各个地方,一个月在东莞,下一月在深圳,再到其他地方,反正就是哪里缺人,哪里派你去。你根本就不知道明天在哪工作,根本没有稳定感。 更离谱的是,派遣工跟正式工一样干活,甚至还要比他们更卖力,结果薪水却低得离谱。 比如在电子厂,正式工坐在你旁边,干着同样的活,每个月5500块,而你,作为派遣工,做同样的活,工资却只有3500,且五险一金都不保障,或者只交了60%。 还有一件更惨的事,如果你不幸在工作中受伤了,派遣工就相当于一个不值钱的工具。你去找劳务公司,他们说这不是他们的责任,你去找平台,平台却说你是临时工,赔偿找你签合同的公司。 结果就是你不断被“踢皮球”,这问题就是不解决!你去仲裁吧,基本上也是耗尽你所有精力和耐心,最后还是啥都得不到。 最让人生气的是,企业内部有了明显的“三六九等”,正式工有下午茶、有休息区、甚至有健身房,而派遣工呢?啥都没有,吃不上一顿热饭,待遇差得根本不敢相信,这还是同工同酬吗? 劳务派遣制度是从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下岗潮开始的,那时为了让裁员工人有活干,才出现了这一形式。当时看似合理,可现在,很多老板看中了这一点漏洞,居然通过“劳务派遣”压低成本,赚取暴利。 假设招一个正式工一个月要支付7000块,那么派遣工呢?一个月只需支付3000块,公司啥都不干,中介公司赚个十万八万,老板可以省下5万块,直接去买豪宅买跑车。 但最可气的是,这种漏洞被无数企业玩得出神入化!国内现在有3300万劳务派遣工,占到了制造业1/3的产值,外卖送货员、银行柜员、生产线工人都成了“劳务派遣”的重灾区。 他们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工资却只有正式工的一半,甚至连福利都没。这样的制度,说不愤怒都不行。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消费不振?因为3300万临时工没有收入购买力啊!他们赚得少,花得少,消费也就低了。 如果这些人能拿到正式工的待遇,想想他们的钱都去哪了?他们也会去买车、买房、买家电,消费会大大提升,经济活力也会随之增长。 这些本该属于每个劳动者的权益,居然要等“良心企业”来发放,这岂不是令人愤怒和讽刺? 每个员工应该享有尊严、有体面的生活,而不是像今天这样被当作工具随便玩弄。 如何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其实方法很简单,首先就是公平待遇,消除这些不合理的劳动制度,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分享到自己应得的收入。只有这样,经济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劳务派遣# #派遣用工# #劳务派遣公司# #央企劳务派遣#
惊掉下巴!宗庆后遗产风波又爆猛料!杜建英竟然被忽悠了!此前传得
【7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