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老红军寇庆延由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调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他上任后的第一

瑶星隐雾岚 2025-07-17 23:54:17

1951年,老红军寇庆延由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调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保护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的安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寇庆延出生在1912年春天的河南新县,那是一个穷得掉渣的小山村,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地也种不出多少粮食,小时候,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放牛割草,祖父是个读过几年书的人,开了一个小私塾,寇庆延有空的时候就在那儿听听课,读了三年多断断续续的书,那点识字的本事,后来在他革命生涯里,竟成了宝贵的资本。 1928年,16岁的寇庆延被黄麻起义的消息震撼了,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路,他先是加入了共青团,后来成了乡苏维埃的干部,还参加了赤卫军,他跟着乡亲们冲击地方反动据点,拿着土枪竹枪和锄头,喊着口号上山打游击,那时候没有统一制服,也没有什么纪律,全凭一股热血和信念支撑。 两年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了一名革命战士,1931年,他参军,加入著名的红四方面军,他在队伍里干得踏实,升得也快,从普通战士做到连队指导员,红军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练出了一身硬本事。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那是一段艰难到极点的日子,他们翻雪山、过草地,背着电台、扛着枪,饿了啃树皮,渴了舔雪水,有一次,他带着小队在敌军封锁线中突围,选择了夜里摸黑穿山绕路,结果迷了方向,差点全队都冻死在半山腰,靠着一点点苟延残喘的意志,他们才活着走出雪线。 1936年,他因为被误认为是“内奸”,差点被处死,当时局势混乱,审查严厉,很多战士因为一点风声就被带走,他被关押几天,几乎已经准备好赴死,幸好朱德发现问题,亲自过问才救了他一命,那之后,他悄悄把名字改成了“寇庆延”,是对延安的敬意,也是对自己新生的一种纪念。 抗战爆发后,寇庆延调入八路军,在129师工作,这期间,他主要负责锄奸工作,查找敌特线索,严防汉奸破坏,他在冀南根据地待了很久,熟悉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掌握了不少侦查技巧,那时候,他常带着几个战士夜里潜入村庄,听风辨声,追踪可疑人物,因为经验丰富,他破获了不少潜伏的敌特组织,为根据地的安全立下大功。 解放战争期间,他活跃在大别山一带,带队打剿匪、建政权,巩固根据地,他参加了鲁西南战役,又随大军千里南下,把革命的火种烧到了华南,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留守南方,先是担任地方党政职务,后来被调到广东。 1951年,广东刚解放不久,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国民党残余势力依然在活动,特务潜伏在城市各处,甚至混进了学校、工厂和街头摊贩,这个时候,寇庆延被任命为广东省公安厅厅长,任务很明确:稳定局势、肃清敌人、保护核心领导干部的安全。 叶剑英是广东的主要领导,是整个地区的政治中枢,他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广东的稳定,寇庆延知道这项任务的分量,他一上任就组织警卫力量,重新布置叶剑英的住所和办公场所,原本只是普通的两层小楼,他安排人在周边加设岗哨,布置巡逻兵,增加路障,甚至连通往这栋楼的几条小巷,都被安排专人监控。 1952年春天,一份情报送到了寇庆延手上,广州市公安局截获了一条密电,国民党保密局四邑情报站少将赵一帆正在策划刺杀叶剑英,这不是空穴来风,赵一帆是个有实战经验的老特务,手下有一小支潜伏队伍,他们准备在叶剑英外出途中动手。 寇庆延立即上报公安部,得到的指示是全力以赴、绝不能出事,他迅速设立专案组,调集精干力量,全天候保护叶剑英,同时,他布置情报网,追踪赵一帆的行踪,他亲自参与分析线索,指挥部署,连夜开会研究对策,他不信任纸上谈兵,常亲自到事发地点勘察,有一次,他发现叶剑英住处的后墙有异样,泥土新翻,便勒令重新加固围墙,结果证实那里确实有人曾试图翻墙潜入。 到了9月24日,香港方面传来线报,说赵一帆打算当晚11点搭乘“德兴号”客轮潜逃澳门,寇庆延立刻带人赶赴南海舰队,请求出动军舰进行拦截,行动非常紧迫,舰队没有多少准备时间,那天夜里,军舰在珠江口巡逻,发现“德兴号”后鸣炮示警,强令停航,士兵登船检查,在一间狭小的舱室里找到了赵一帆,他妄图藏身在被褥堆中,被当场抓获,押回广州,至此,这场暗杀计划彻底失败。 这次行动影响极大,不仅保住了广东的核心领导,也向全国公安系统展示了新中国保卫力量的迅速与果断,寇庆延的果敢与冷静,赢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瑶星隐雾岚

瑶星隐雾岚

瑶星隐雾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