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

古今知夏 2025-07-17 22:01:27

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应该给予依靠的老美,也在印巴空战结束后光速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就说2025年那笔震惊中外的港口交易吧,看着是笔普通的生意,其实里面的水深着呢,也确实犯了不少忌讳。 首先,他要卖给美国贝莱德的这 43 个港口,不是随便什么普通码头。尤其是巴拿马运河边上那两个,中国跟拉美国家做买卖,每 10 个集装箱里就有 2 个得从这俩港口过,这位置简直就是中拉贸易的 “咽喉要道”。这种地方的控制权,不光是赚钱的事儿,还直接关系到咱们外贸通道的顺畅与否。把它卖给美国资本,等于给人家递了个可能影响咱们航运安全的筹码,这性质就不一样了。 李嘉诚为啥要做这笔交易?明面上是能拿到 228 亿美元现金,这钱不少。估计他心里也打着小算盘,觉得把这些有战略价值的资产卖给美国,能跟那边拉近关系,以后他在欧美的其他生意或许能更顺。但他显然没掂量清楚这事儿的分量 。要说啊这些港口背后藏着中国和拉美 21% 的贸易往来,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商业范畴,触及到了国家利益的敏感点。所以国内反应才这么大,《大公报》连着发文说这事儿,核心就是觉得:你当年靠着内地发展的红利赚了钱,现在为了利益把可能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资产卖给潜在对手,这在大是大非上站不住脚。 再看美国那边,也不是傻子。一开始觉得捡了个便宜,能通过控制这些港口增强全球航运话语权。但回头一查就犯嘀咕了:这些港口 21% 的货运量都跟中国有关,李嘉诚这辈子的生意又跟中国市场绑得死死的。美国政客们担心,真把这些港口拿过来,不仅未必能用来制约中国,反而可能因为李嘉诚这层关系惹来一堆麻烦。所以态度立马变了,反垄断审查拖着不办,华尔街的分析师也明里暗里说这交易风险太大,因为合作方跟中国市场太深。 这么一来,李嘉诚就尴尬了。他以前搞的那套商业布局,在香港搞地产、在内地搞基建、在欧美搞电信,靠着全球化的红利顺风顺水,看起来牢不可破。但现在大国之间博弈越来越厉害,这套 “两边讨好” 的玩法不灵了。公司股价三个月跌了 800 亿港元,负债率飙到 45%,逼得他不得不赶紧卖掉英国电网的资产套现 120 亿英镑来填窟窿。这说白了,就是市场对他这种 “骑墙” 做法没信心了,觉得不靠谱。 有人说他是没看清现在的时代变了。以前他在国际上做生意,能在政治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那是因为当时全球化趋势猛,大国之间合作多。但现在不一样了,国际环境复杂,各国都更看重自己的战略安全。中国这边,《反垄断法》卡得严,明确说了这种可能影响国家利益的交易不能随便搞;美国那边,动不动就拿 “国家安全” 说事儿,不是自己人就信不过。 说到底,李嘉诚这次的困境,不光是生意判断出了错,更重要的是他还想着在大国之间走 “中间路线”。可现在的形势是,灰色地带越来越窄。中国不是不欢迎资本,但不能容忍拿国家利益当筹码;美国也不是不想要财富,但对那些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 “外人”,始终带着戒心。 所以说,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现在做生意,尤其是大老板们搞跨国交易,不能只算经济账,还得看清楚时代大方向,选对立场。总想着脚踩两条船,最后很可能两边都站不稳,掉进水里。

0 阅读:0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