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成功了?”北京一夫妇在长沙买了套72平米的房子,没装修就以每月720元的价格租给了一男子,合同期限为6年,到期后,夫妇不愿往外租,便告诉男子要留着自用,男子同意了,没想到,男子竟趁两人不在,把屋内的家具全砸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北京夫妇在长沙有一套72平米的毛坯房,由于长期闲置,他们以每月720元的价格租给了李某,合同约定租期6年。
李某入住后自行装修并添置家具,双方相安无事。然而合同到期后,王远夫妇决定收回房屋自用,未再续租。
没想到,李某竟在搬离时砸毁了屋内所有家具,导致矛盾激化。
这一事件经风芒新闻曝光后引发热议,网友对租客的行为动机和房东的处置方式争论不休。
根据后续报道,李某承认因“心里憋屈”而破坏家具,他认为自己投入装修费用却未能获得续租机会,房东也未给予补偿。
而王远夫妇坚称合同明确约定租期,到期收回房屋合情合理, 目前双方尚未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警方已介入调解。
这起纠纷表面看是租客的情绪失控,深层却暴露了租赁市场中常见的契约意识缺失和沟通隐患。
房东有权依据合同收回房屋,但租客的愤怒也并非完全无理,装修投入与短期回报的失衡,确实是长租市场的一个痛点。
从法律层面,李某砸家具的行为显然违法,《民法典》明确规定,承租人故意损坏租赁物需承担赔偿责任。
即便他对房东有不满,维权途径也应是协商或诉讼,而非暴力发泄,情绪不能成为破坏他人财产的借口,否则社会秩序将无从谈起。
但换个角度,房东是否完全无责?6年租期内房价上涨,720元的月租确实低于市场价,但合同双方当初自愿达成协议,本就该共同承担市场波动风险。
若房东在收回房屋时能主动协商补偿部分装修费用,或许能避免冲突升级。
租赁本质是双向契约,除了法律条文,人情同理心同样重要。
更值得反思的是,类似纠纷在长租公寓、二手房东模式中屡见不鲜。
部分房东将房子视为“稳赚不赔”的投资工具,却忽视了对租客基本权益的尊重,而一些租客则把房屋当作临时落脚点,缺乏对他人财产的爱护。
这种互害思维的循环,最终只会加剧租房市场的信任危机。
事件中的双方都付出了代价,房东面临财产损失,租客可能留下法律污点。
与其纠结对错,不如思考如何构建更健康的租赁关系, 合同是否该明确装修补偿条款?中介平台能否提供第三方评估服务?当利益与情绪碰撞时,我们是否习惯了用对抗代替沟通?
租赁市场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契约精神与人性化协商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下一次签合同时,我们能否多问一句:“如果出现意外,我们该怎么好好解决?”
信息来源:风芒新闻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