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13岁男孩因精通日语,被日军相中,当上日军翻译官。日本投降后,他却

养狗的一天 2025-07-16 17:40:52

1945年,一13岁男孩因精通日语,被日军相中,当上日军翻译官。日本投降后,他却成了抗日英雄。他是谁?又是怎么成了抗日英雄?他叫陈敏学。 1938年,日军从大亚湾登陆,铁蹄一路踏过深圳东门老街,陈敏学的家就在这里。 他那时候才9岁,亲眼看着自家旅店被炸成废墟,3岁的妹妹饿死在瓦砾堆旁,弟弟也没能熬过那个冬天。舅舅因为不肯对日军鞠躬,被当街用枪托砸得头破血流,死得憋屈又窝囊。 从那天起,他的童年就被彻底撕碎了。到了1940年,鬼子开始对深圳的孩子进行“奴化教育”。11岁的陈敏学被抓进日语学校,和几十个小孩一起被迫学日语。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门他被逼着学的语言,后来竟然救了好些人的命。他学得快,两年不到就说得一口流利日语,连日本军官都惊了。 1942年,13岁的陈敏学被日军相中,拉进司令部做翻译。穿上制服,被迫改名叫“铃木三郎”。 他心里明白得很,自己不是为谁服务,是在为命保命。但他也知道,既然进来了,就不能白白进来。 他开始偷偷记下日军的兵力调动,哪天、在哪儿、多少人,藏在脑子里,一字不漏。 1943年底,东江纵队的游击队员联系上了他。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找上他的,但陈敏学一点没犹豫,立刻答应。 “只要能干死几个鬼子,干。”他成了港九大队的情报员,身份依旧是“铃木三郎”,但心已经彻底站在了这边。 他白天在司令部听命令,晚上就偷偷写情报。有时候直接把日军的命令抄下来藏在鞋垫里,趁着送饭、跑腿的机会递出去。 有一回,日军准备在甘坑集结一个中队,准备突袭布吉,他提前把消息送出,东江纵队提前布防,打了鬼子个措手不及。 他还学会了伪造双面电文,一份给日本人看,一份藏着送给游击队。那是拿命在玩。 他也救过人。一个游击队员被日军抓住了,手上有老茧,日军说那是扣扳机留下的,要杀他。陈敏学站出来,说:“他是布匠,老茧是拿剪刀磨的。” 鬼子半信半疑,把人放了。那人后来活着回了部队,还带回了这段故事。可这种日子不会一直顺。他终究还是被怀疑了。 1944年,陈敏学被日军带走,指挥官中岛拔刀架在他脖子上,三十秒,没人说话。他闭着眼,脖子一动不动。 中岛问他是不是通共,他一句话没说,只说:“你们真想杀,就杀,回头你怎么交代?”那一刀没落下。最后找不到证据,把他放了,但刀痕留在了脖子上,一辈子没消。 他十五岁,已经见过太多生死。1945年6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脱下日军制服,穿上了游击队军装,参加了沙头角战役和禾坑坳的伏击战。 那场战斗里,他亲手在地雷阵里布防,鬼子一脚踩下去,炸得四散奔逃。两个月后,日本无条件投降。 那天是1945年8月15日,他16岁,他站在沙头角街头,穿着游击队的军装,佩着驳壳枪,迎着人群走上街头。没人敢相信,那个“铃木三郎”,原来是抗日英雄陈敏学。 他还被派去香港粉岭做翻译,现场宣读了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接受日军投降。他看着一个个日本兵交出枪支、药品、粮食,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这些年的忍辱负重,没白受。 可战争结束了,误解却没结束。一些人认不清真相,骂他是“汉奸”。文革时期,他更是被打成“特务”,被关、被斗、被泼脏水,一口气咽了几十年。 直到1986年,才终于平反。他听到消息的时候,眼泪直接就掉下来了,“我干的事情,终于有人信了。” 1990年离休后,他成了深圳市东纵老战士联谊会的常务理事,跑遍大大小小的学校,给孩子们讲抗战的故事。他讲得生动,三种语言轮番上,孩子们都叫他“潮爷爷”。 他讲得多认真?一次癌症复发,站着讲了两个小时,讲完回家便血,连吭都没吭一声。 2003年,他已经73岁了,在街头看到有人抢劫,空手直接冲上去,按住歹徒,把刀都抢下来。他那天又上了报纸,标题是“勇敢斗士”。 2005年,他拿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那是他应得的。2018年7月3日,陈敏学在深圳家中安然离世,享年88岁。 他走得安静,但他一生走得太不容易。一个被迫为敌人服务的少年,一个忍辱三年卧底的情报员,一个差点被处决却咬牙不说一句话的男孩,一个被骂了几十年才终于有名字的人。 他叫陈敏学,他是抗日英雄。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养狗的一天

养狗的一天

喜欢狗狗的请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