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大会上,毛主席指着名单问:"那个凭一把大刀,砍杀27个鬼子的'军中吕布'呢,怎么没有他的名字?"有人回答:"他回老家扛锄头去了!" 这个让毛主席印象深刻的“军中吕布”是吕俊生,一个出生在河北邢台的威猛汉子。 吕俊生身高一米九,力大无穷,他最擅长使用的兵器是大刀,那把沉甸甸的大刀在他手中就像是寻常的棍子一样,耍起来虎虎生威。 没有加入八路军的时候,吕俊生就是村子里最孔武有力的后生,他十几岁就能搬起百十斤重的磨盘,谁家有需要出力的地方找他准没错。 他长得高力气大,还是个热心肠,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大个儿”,每次找他帮忙之后,乡亲们都会让他留下来吃一顿饭,虽然吕俊生不在乎这些得失,但乡亲们可不会让他白白出力。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吕俊生已经三十而立,他没有选择留在家中照顾老母,他决定跟随过路的八路军上战场打鬼子。 吕俊生刚入伍的时候就很引人注意,因为他的个子站在队伍很是显眼,可他却不在意这些眼光,他眼神坚定的往前走,危险来临时也面不改色。 吕俊生第一次出名是在山东夏津的战斗中,当时敌人已经靠近掩体,枪已经不管用了只能拼刺刀。 这是吕俊生第一次遇到大规模的拼刺刀战斗,他紧握着手中的刺刀,冲进敌人中间就开始刺动。 他胳膊长腿长,日本人还没近身就被他刺死了,他和敌人搏斗的时候就像一只发了怒的狮子,什么防守和自卫都顾不上了,只想把这群日本人全部杀干净。 那么混乱的战场上,吕俊生一个人刺死了27名日本兵,缴获15支枪,他的战绩稳居在第一位,可他还觉得不够。 他觉得自己挥动刺刀的动作慢了,如果能再快一点,说不定能杀更多日本人,吕俊生暗暗记下了这次发挥失误的地方,他决定等下次上战场的时候一定要拿下更多的战绩。 吕俊生觉得自己发挥不好,可部队却没有这么想,有他在战场上带头和敌人搏斗,战士们的士气都提高了不少,更别说还收获了这么多“人头”了。 吕俊生被授予一等战斗英雄的称号,他是模范,是典型,是众人学习的榜样,而且在这次战斗过后,部队其他人都自发的给他取了个霸气的称号“小吕布”。 三国的吕布在战场上可是有一人当官万夫莫开的气势,而吕俊生跟他比起来也毫不逊色,而且他们两个都姓吕,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吕俊生成了部队将士们学习的榜样,在日本人那边,他确实让人闻风丧胆的“刺杀王”,日本人得知他竟然靠着一把刺刀连杀27名日本士兵后,指挥官们发了好大的怒火。 日本人开出一万元的高价悬赏他的人头,他们觉得只要把吕俊生杀掉,就一定能影响八路军的士气,可刺杀王怎么可能会被他们刺杀呢? 之后的战场上,吕俊生还和最开始一样,他冲锋在前勇猛无比,掩护队伍撤退的时候,他拿着一把大刀挡在日伪军面前,即便是身上受了很多伤,他也没有后退一步。 下了战场后,他身上那些深可见骨的伤口让护士们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么严重的伤他是如何在挺下来的。 被吕俊生杀死的鬼子,有很多都是被他手中那把大刀杀死的,他的战功和名声传遍全军,连毛主席都对他赞不绝口,他一直期盼着能亲眼见吕俊生一面。 不过吕俊生后来因为伤病太严重,只能退到后方开展工作,可即便是换了工作地方,吕俊生也没有松懈下来,他事事都冲在最前面,一直保护其他人的安全。 全国解放后,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亲自接见了吕俊生,他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的称号,但在这次接见后不久,他因为旧伤太多决定退伍带着妻儿回到老家生活。 吕俊生在家乡担任大队党支部委员以及民兵连长,他带领乡亲们背着锄头开垦新生活,但因为自身的病情太过严重,吕俊生于1970年去世,享年64岁。
1955年,授衔大会上,毛主席指着名单问:"那个凭一把大刀,砍杀27个鬼子的'军
静雅阶苔染露寒
2025-07-16 15:29: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