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澳大利亚一位104岁的科学家,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到他的体内后,他却突然开口说话,说出的话更是逗笑在场的所有人...... 古德尔出生于1914年,是澳大利亚最年长的科学家。他拥有三个博士学位,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编辑的30部《世界生态系统丛书》至今仍是生态学领域的经典。即便在102岁高龄,他仍在为学术期刊撰写评论,被媒体称为“用生命丈量时间的人”。 转折发生在2016年的一次意外。古德尔在家中摔倒后独自躺了两天才被保姆发现,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对生命的认知。 “当我躺在地板上呼喊时,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生命的主人。”他在接受CNN采访时坦言,衰老带来的无力感比死亡更可怕。 澳大利亚当时的法律仅允许绝症患者安乐死,而古德尔除了行动不便外并无致命疾病。为了争取自主结束生命的权利,他加入了澳大利亚“退出国际”组织,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 经过两年筹备,2018年5月,104岁的古德尔在家人陪同下飞往瑞士巴塞尔,走进了“生命周期诊所”。 在诊所的接待室里,古德尔享用了人生最后一顿晚餐——炸鱼薯条和芝士蛋糕,这是他从童年起就钟爱的搭配。 医护人员为他播放了贝多芬的《欢乐颂》,这首他最爱的曲子曾陪伴他度过无数个野外考察的夜晚。 “音乐响起时,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打着节拍,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在阿尔卑斯山研究草原生态的日子。”在场的护士后来回忆道。 注射前的伦理审查持续了90分钟。医生反复确认:“您清楚这是不可逆的选择吗?” 古德尔指着墙上的挂钟笑道:“我已经比这个国家的大多数法律存在得更久,难道还不够证明我的清醒?” 当被问及对死亡的看法时,他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死亡是生命的盛宴,只是我提前离席罢了。” 致命药物通过静脉导管缓缓注入时,古德尔突然睁开眼睛:“如果这是安眠药,效果可真慢。” 这句带着英式幽默的吐槽让所有人破涕为笑。两分钟后,他的呼吸逐渐平缓,在《欢乐颂》的旋律中停止了心跳,享年104岁。 古德尔的女儿卡伦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父亲不是厌世者,他只是想在尚能掌控时体面退场。” 她透露,父亲的遗嘱中特别注明不举行葬礼:“他说自己的身体会像落叶一样回归自然,这才是生态学家最好的归宿。” 在古德尔离世三年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终于通过安乐死合法化法案,但此时他的名字已成为历史的注脚。 诊所提供的监控录像显示,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始终保持着微笑,仿佛在向这个他眷恋又无奈的世界道别。 或许正如他在《自传》中写的那样:“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存续时间,而在于是否曾真正拥有过主权。当呼吸成为负担时,选择停止或许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古德尔用104年的人生旅程,为这句话写下了最悲壮的注脚。
2018年,澳大利亚一位104岁的科学家,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到他的体
热点急先锋
2025-07-16 12:04:00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