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陈赓的车在哈尔滨被一个交警拦下,他直接拉开车门坐到车里,随后对司机说了一个地址,警卫员刚想赶他下去,就被陈赓一个眼神制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3年的哈尔滨,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陈赓大将的吉普车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刚从朝鲜战场回来的他,眉宇间还带着战场上的肃杀之气,那天他穿着普通的军大衣,要不是领口露出的将官领章,谁也看不出这是位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开国大将。 车子突然一个急刹,陈赓的身子往前倾了倾,只见一个年轻交警站在车前,冻得通红的脸上写满严肃。 这交警叫王德福,是哈尔滨交警队新来的小伙子,做事特别认真。 他拦下车不是因为认出这是首长的车,纯粹是觉得这辆吉普车开得有点快。 要知道那时候哈尔滨刚解放不久,城里汽车少得可怜,能开车的都不是一般人。 车门被拉开时,警卫员的手已经按在了枪套上,谁也没想到这个愣头青交警居然直接钻进车里,一屁股坐在陈赓旁边。 车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警卫员的脸都白了,可陈赓只是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王德福这才发现车里坐的是个大官,但他硬着头皮没退缩,坚持要司机出示证件。 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没想到,陈赓非但没生气,反而让司机按交警说的做。 等检查完证件,他居然让王德福带路去市政府。路上陈赓问小伙子为什么这么较真,王德福说:"哈尔滨刚解放,规矩得立起来。要是谁都搞特殊,老百姓怎么看我们?" 这话让陈赓眼前一亮,他想起在朝鲜战场上看过的美军装备,心里越发觉得建立军事工程学院刻不容缓。 说起哈军工的创建,背后有段心酸往事,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拿着"万国牌"武器,用血肉之躯对抗美军的飞机坦克。 陈赓亲眼见过战士们用缴获的电台当宝贝,因为咱们自己造不出来。 最让他痛心的是,有个参谋在拆解美军哑弹时牺牲了,临终前说:"咱们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兵工厂啊?" 这些事像刀子一样扎在陈赓心里,所以当中央决定创办哈军工时,他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重任。 可建校哪有那么容易?当时新中国刚成立,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陈赓带着筹备组跑遍全国挖人才,连他在黄埔军校的老同学都找遍了。 有次为了请一位留美教授,他连续三天蹲在人家门口,最后教授被感动得直掉眼泪。 那个拦车的交警王德福,后来成了哈军工的保卫干事。 陈赓经常拿他举例子:"搞建设就得有这股认真劲。" 在建校过程中,陈赓把这种较真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要求每个实验室都必须达到国际标准,教材要请最好的专家编写,连学员的伙食标准都亲自过问。 有人说他管得太细,他却说:"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 如今站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园里,还能感受到当年的创业艰辛,主楼前的陈赓雕像披着军大衣,目光如炬地望着远方。 这所当年白手起家的军校,如今已经培养出30多位院士,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每次看到校园里穿梭的学子,就会想起陈赓当年说的那句话:"我们现在吃点苦,子孙后代就能少吃点亏。" 那个冰天雪地里的偶遇,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战场归来的将军,认真执法的交警,他们身上都有种共同的劲头,认准的事,再难也要干成。 这种精神就像一粒种子,在哈军工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撑起国防科技事业的参天大树。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餐桌旁的传奇大将陈赓【2】;邯郸文化网——陈庚与哈尔滨交警)
1953年,陈赓的车在哈尔滨被一个交警拦下,他直接拉开车门坐到车里,随后对司机说
猫猫背茹茹
2025-07-16 00:00:4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