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率军攻入长安后,短短三日里的所作所为,尽显农民起义者的局限性。
首日,他下令将唐朝李氏在长安的宗亲屠戮殆尽。此举虽让长期受压的部分百姓觉得大快人心,暂时收拢了一些民心,却也暴露了其眼界的狭隘——与后来的太平天国一样,将复仇式杀戮当作巩固权力的手段,而非着眼于长治久安的治理。
次日,黄巢毫不耽搁地闯入皇宫,开始尽情享受起昔日帝王的奢华生活。山珍海味摆满餐桌,侍从宦官周到伺候,仿佛要将多年征战的辛苦都在此时弥补回来。或许在他看来,“老子征战多年,难道就不能享受享受?”这种对荣华富贵的急切追逐,让起义的初衷蒙上了功利色彩。
第三日,他更是迫不及待地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齐”,改元“广明”。这年号颇有讲究,将“唐”字结构拆分重组,底部换为“黄”字,再添上日月意象,仿佛这样就能宣告天命转移。在他眼中,占据长安便是夺取天下,诛杀皇室就能赢得民心,却不知统治天下远非占据一座城池那么简单。
这三日的举动,活脱脱展现出农民起义者在权力面前的局促与荒唐。他们带着对旧秩序的仇恨崛起,却在触及权力核心后,迅速陷入对奢华的追逐和形式上的称帝快感,忽视了天下未定、民心未附的现实。这种急于取代旧统治者却又难以摆脱旧模式的局限,成为许多农民起义最终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黄巢在长安的这三日,正是这一历史困局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