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一女子看上一款170多万的路虎,可是价格太贵了,没办法,女子就去二手市场转,发现了一辆三手的路虎,标价106.8万,还是九九成,女子动心了,当听到老板说这辆车跑了两万公里时,女子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可万万没想到,车开起来毛病不断,前后花了20多万维修费,当女子想要卖掉时,却被告知这是辆“调表车”,实际已经跑了12万公里,女子这才意识到被骗,愤怒找二手车行老板退款。车行老板:按市场价再加5万回收,否则你随便去告。 龙女士一直想买一辆路虎,她觉得一个女人开路虎又拉风又酷帅,可她看上的那款路虎不便宜,落地价要170多万,以她的经济能力,消费不起,于是,龙女士就去二手车市转悠,在她看来,如果能在二手车里捡个漏,完成自己的豪车梦,那就太好了。 很快,她就在一家车行发现了一辆同款路虎,虽是三手车,但标价106.8万,正好落在她咬牙能够到的范围里。这车外观气派,看着跟新车几乎没两样,龙女士当场就动了心。 车行老板看出她的犹豫,立刻凑上来打包票:“放心,这车是三手,可才跑了2万公里,9成新,跟新车没区别,买到就是赚到!”几句话正中龙女士下怀,她当即拍板,满心欢喜地开走了这台承载着她“体面梦”的座驾。 可这车刚买没多久,很快毛病不断,隔三岔五就要进修理厂,短短时间里,维修费就花掉了二十多万。更让她窝火的是,懂行的朋友看了车,就说这车撑死也就值80万。这意味着,她提车当天就净亏了二十多万。刚买车时的激动和向人炫耀的心气,瞬间被一盆冷水浇灭。 而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在一次车辆检测中浮现的。当初老板信誓旦旦的“2万公里”,真实里程竟高达12万公里。这根本就是一辆被动了手脚的“调表车”,价值更是大打折扣。那一刻,龙女士才彻底明白,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愤怒之下,龙女士决心立刻卖车止损。她找到车行要求退车退款,并赔偿20多万的维修费。起初她还想着“做人留一线”,没提“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想着大家做生意都不易。 可车行老板非但不领情,反而态度强硬,一口咬定卖车时就是2万公里,还嚣张地提出:“最多按现在的市场价,再加5万给你回收。”在他看来,这买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龙女士回来找后账,纯属无理取闹。 龙女士气得反驳:“正常人谁会花一百多万买辆跑了12万公里的三手车?”老板却直接撂下狠话:“想好好解决就解决,不然法院大门随时开着,你去告好了。” 车行将12万公里篡改为2万公里,严重侵犯了龙女士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车行老板以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售问题车辆,也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这两点,都足以说明车行的行为存在欺诈。 龙女士正是因为相信了“2万公里”的谎言,才做出了购买决定。她完全有理由要求法院撤销这份购车合同,让车行全额退还106.8万购车款,并赔偿那20多万的维修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为这种情况准备了一把“重锤”,第五十五条的“退一赔三”。一旦欺诈行为被法院认定,车行不仅要退钱,还可能要支付高达320.4万元的惩罚性赔偿。 老板那句“按市价加5万回收”的提议,在法律面前,简直像个笑话。前提是龙女士需要固定好证据,比如通过司法鉴定坐实车辆调表的事实。只要证据确凿,车行想以“不知情”来脱身,恐怕很难。 龙女士的遭遇,无疑给许多追求“面子消费”的人提了个醒。为了虚荣而超出能力范围去消费,往往容易在欲望的驱使下丧失判断力,最终不仅没挣到面子,反而丢了里子,成了别人眼中的“冤大头”。 这件事告诉我们为了面子去买一些东西,到头来不仅容易亏进去,还容易被骗,所以,买东西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买就好了,不要为了那虚无缥缈的面子去花那么多的冤枉钱,面子撑了,可这实打实的钱没了,到头来可就后悔了。 信源:风芒新闻
湖南长沙,一女子看上一款170多万的路虎,可是价格太贵了,没办法,女子就去二手市
烟雨评社
2025-07-15 15:53: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