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大谱了!”一夫妻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花了250元住五星级酒店,因为孩子太小,

肆时哾 2025-07-15 14:44:11

“离大谱了!”一夫妻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花了250元住五星级酒店,因为孩子太小,就给酒店要了儿童护栏,因护栏质量问题,孩子从床上摔落,丈夫急于寻找孩子,又被护栏绊倒,导致手臂骨折,就算手术也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不料,酒店只赔偿误工费伤残补助和一半的医药费,网友:少做少错,不装不错的含金量还在升高!

为让九个月大的宝宝睡个安稳觉,一对年轻夫妻下了血本。他们挑了一家号称“亲子友好”的五星级酒店,折后一晚房价仍高达三千多。他们图的不是奢华,而是一份安心,以为高价总能买来万无一失。

入住当天,酒店员工也确实贴心,主动在床边加装了护栏,并强调这是为了“保障宝宝的睡眠安全”。看着这道防护,听着这份承诺,夫妻俩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觉得这钱花得值,谁也想不到,这份被寄予厚望的“安全保障”,竟成了噩梦的开端。

夜深人静,一声撕心裂肺的啼哭划破了房间的寂静。夫妻俩猛然惊醒,父亲想都没想就翻身下床,却在黑暗中被什么东西绊倒,重重摔在地上。

灯光亮起,眼前的一幕让两人瞬间懵了:宝宝掉在地上,而那个本该牢牢护住他的床护栏,已经歪倒在一旁,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

更糟的是,父亲这一跤摔得不轻,当场骨折。医生检查后说,情况很严重,即使做了手术,手臂也可能无法完全伸直。万幸的是,宝宝并无大碍。可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与愤怒。

事情既然出了,夫妻俩本以为酒店会积极处理。毕竟,他们支付的是五星级的价格,理应享受最高标准的服务和保障。

可酒店的态度,却让这对夫妻寒了心。对方不仅在赔偿金额上坚守“底线”,不愿多谈,还反复强调那个护栏是“额外服务”,并非强制性的安全设备。因此,他们只愿意承担一半的医药费、误工费和部分伤残赔偿。

“额外”二字,此刻听来格外刺耳。这听上去不像是解释,倒像是撇清关系,高端亲子酒店主动提供护栏,难道不就是默认了自己有保障婴幼儿安全的责任吗。

如果提供的设备本身就有缺陷,那这种“额外服务”还不如没有,因为它给了父母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的疏忽。事后用“额外”来搪塞,这算什么服务质量。

忍无可忍之下,夫妻俩选择报警并投诉。民警介入后明确告知,如果无法接受酒店的方案,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律师也指出,酒店提供的设备存在缺陷并直接导致人身伤害,就必须承担侵权责任,赔偿范围也绝非酒店单方面提出的那些。

这起事件撕开的,是高端酒店服务业一个难堪的口子。它清晰地告诉所有消费者一个残酷的现实:“贵”不等于“对”,“亲子友好”也不能只停留在宣传标签上。

这类“高价低配”的乱象,暴露出的是部分商家心态上的投机。他们乐于用漂亮的营销辞藻来包装自己,收取高额费用,但在最核心的安全问题上,却抱着侥幸心理,敷衍了事。一旦风险真的发生,第一反应不是反思和担责,而是如何用话术和条款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

我们消费者不能盲信标签。无论是“亲子友好”还是“五星标准”,都只是参考。在涉及孩子安全的问题上,必须亲自检查。酒店提供的婴儿床、护栏、桌角防撞贴等,一定要亲自上手试一试,不然倒时候出事了可就晚了。

入住时,如果对酒店提供的安全设施有疑虑,可以拍照或录像作为记录。与酒店方的沟通,尤其是关于安全承诺的部分,也尽量留下文字或录音证据。这在日后发生纠纷时,将是维权的关键。

说到底,钱不能白花。这起悲剧提醒我们,服务可以有溢价,但安全绝不能有折扣。当一个行业开始在最不该打折扣的地方打折扣时,消费者的每一次较真和维权,都是在为自己,也为所有人守住那条安全的底线。

我们住酒店一定要仔细观察,留好证据,可不能因为一时侥幸就不检查,希望酒店能够负起责任,不要一出事就推卸责任,酒店依靠消费者,但是酒店也要对得起消费者,别一边欢迎顾客,顾客出事还推卸责任,希望这样的事情能够减少发生。

信源:九派新闻 2025年7月14日

0 阅读:30
肆时哾

肆时哾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