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广州一女教授在985任教3年,每次课上都没几个人上课,最终因考核不过惨遭

恒南情情 2025-07-15 10:48:18

[兔子]广州一女教授在985任教3年,每次课上都没几个人上课,最终因考核不过惨遭辞退,万万没想到,2014年她转身进入华科大一个举动创造历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几年,有个“别人家的学姐”叫郇真,火过一阵子。北大本硕,国外博士,简历亮得能晃瞎人眼。据说她当时放弃了国外名校的offer,毅然回国到一所985高校任教,说得好听点,是“赤子之心”,说得现实点,是高知回流的典范。 本来大家以为她的路会顺风顺水,毕竟履历好看、专业硬核、还有理想情怀——结果谁能想到,她居然在入职三年后被学校直接劝退,理由很扎心:课堂没人听、学生反响差、教学考核不达标。 网友都震惊了:985高校不要郇真这种博士,那是要啥?但慢慢看清楚细节后,有些人也开始觉得:她的确有问题,甚至这事儿应该好好反思。 说句不好听的,郇真栽得不是没道理。她是典型的“高起点低落地”,教学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按她自己的反思,她上课时还是用那套“研究员思维”去教学生,讲的内容深、难、冷,基本没几个学生能跟得上节奏。别说互动,能坚持听完不睡觉就算给面子了。 她太理想化了,以为只要把自己知道的都教出来,学生就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学得有滋有味。但大学生不是一群自动学习的机器,你讲得再牛,学生听不懂就是白搭。你不能拿博士后的标准来要求大一新生,那不是教学,那是“自嗨”。 教学不是炫技,不是讲得多难就多牛,而是要让学生真的“听懂、想学、愿意学”。这三样,她一开始一个都没抓住。 离开原来的学校后,郇真没有立刻出国躲风头,也没在社交平台上哭惨洗白,而是转身投奔了华中科技大学,重新开始。 这一次,她换了思路,做了件看起来很“反直觉”的事:讲课变简单了,甚至开始讲数学“故事”。她把复杂的数学理论拆成一段段生活案例,比如“为什么扫码支付里有线性代数”“外卖送餐怎么用概率模型最优路线”之类。 这种转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它不是放弃深度,而是换了视角:从“我会什么”转向“你怎么听得懂”。这背后的转变,其实是教学理念从“讲授者”变成了“引导者”。 她明白了一个真理: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点燃火苗。以前她只顾着灌水,现在她开始学着点火。 有意思的是,郇真教学方法一变,结果一大堆原来上课“划水”的学生突然坐到前排了。以前稀稀拉拉的教室,现在变成了“抢座大战”。她的课成了“最难选”的热门课程,学生不仅听,还会主动提问题、课后追着讨论。 更让人意外的是,她的科研也开始飞速进展。用她自己的话说:“以前闭门造车,现在和学生多交流,反而让我思路更清晰,研究也有了更多灵感。” 这时候再看她当初的“失败”,反倒成了转折点。她用亲身经历打破了一个流行误解:好老师不是简历好,也不是论文多,而是能把一个专业讲到“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听完能干点啥”。 信息来源:她以独作身份登上数学顶刊!本人的回应很浪漫——澎湃新闻

0 阅读:87
恒南情情

恒南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