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我妹妹的公婆,到现在还烧着那种农村老土灶,这都算得上古迹了。 妹妹的公公得了膀胱癌,刚做完手术回家,前天是周末,我们一家与弟弟一家去看望老人。 她公婆还住在农村,那住房还是三十年前的老旧小楼。 那斑驳的墙体与周围的参天大树,处处透出岁月的痕迹。 我们一行人刚踏进屋门,就看到了朱红漆的八仙桌上,摆放了一大盆的油炸锅巴,还有刚切开的西瓜。 她婆婆热情招呼我们坐下来吃西瓜与锅巴。 我对这两样都不感兴趣,所以只是客气了几句,并没有动手,她婆婆立刻道: 大姨,你吃啊,这是我自己在大锅上烘出来的,可香了,还有这西瓜,也是我自己地里种出来的,一点农药没打,可甜了。 我盛情难却,只能拿了一小块锅巴放进了嘴里。 一咀嚼,可不是,真是香到了心坎里,我忍不住吃了三块。 一边吃我一边好奇问: 奶奶,你这锅巴是怎么烘出来的啊?咋那么香呢? 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老家,称呼会随着小孩喊,因此,老人喊我大姨,我喊她奶奶。 妹妹的婆婆解释说: 我就在大锅上烘出来的啊,这大米也是我自己种的。 一听说是大锅,我立刻联想到了小时候,遂站起身往她家厨房走。 一看之下,可不是么,果然如我猜测的,她家厨房间没有一样电器,炒菜做饭,依然是小时候的老土灶。 那老土灶有点年头了,不过灶面收拾的干干净净。 灶膛那里,堆满了柴火。 我立刻明白了,这锅巴为什么这么香?为什么吃到嘴里,有一股熟悉的味道? 她婆婆的做饭方式,还是一如四五十年前,根本没有受到时代发展的一点影响。 我们小时候,没什么零食吃,这烘锅巴,就成了最美味的零嘴。 我记得,母亲每次做干饭,会特意多添一把柴,把饭铲起来后,会在锅巴上撒上一点盐一点油,烘一会后起锅,那锅巴,吃在嘴里,别提有多香! 自从我长大后,自从我出嫁后,再也没吃到过那种锅巴。 想不到四十多年后,我又品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心里忍不住想起来儿时的村庄,还有厨房间忙碌的母亲背影……。 村庄已经不在,母亲也已经不在,可那份情感,藏在我的内心里,永远不会抹去。 如今这一盆锅巴,让我瞬间回到了从前那无忧无虑,父母健在的美好时光。
照顾不能自理的婆婆,大姑姐买草莓非要给婆婆吃。我赶紧说“她吃水果准拉肚子”,大姑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