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7岁的徐悲鸿被父母骗回家完婚,他对新娘子十分厌恶,但熄灭蜡烛后还是将她扑倒了。儿子出生后,徐悲鸿不待他给他取了个极其难听的名字。后来,发现儿子有绘画天赋时想去弥补,谁曾想,已经晚了。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生在江苏宜兴一个普通人家。老爹徐达章是个小有名气的民间画师,会画画还能写诗,家里墙上老挂着他随手画的花鸟山水,墨香味儿挺浓。妈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忙里忙外带孩子。徐悲鸿是老大,下头还有五个弟妹,家里不富裕,日子过得半农半读,偶尔还得靠打鱼砍柴补贴。他小时候就跟在老爹屁股后头,六岁开始读书写字,盯着画室里的画,心里早就痒痒了,想抓起毛笔试试。 不过,老爹一开始没打算让他画画,想让他好好读儒家经典,将来考科举光宗耀祖。徐悲鸿不干啊,趁大人不注意就跑河边,用树枝在地上画鸡画鸭,画得不亦乐乎。到九岁,他把《四书》《诗经》啥的都啃完了,老爹一看,这小子脑子不错,才松口教他画画。每天让他临摹清末画师吴友如的插图,还教他画身边的人。有一回,老爹问家里来过啥人,他直接在手掌上画了个肖像,线条简单但像极了,老爹都惊了,这小子天赋真不是盖的。 1908年,宜兴发大水,家里田全淹了,日子更不好过。13岁的徐悲鸿跟着老爹走街串巷卖画,画点花鸟山水,刻个印章写个春联,赚点小钱糊口。这段日子苦是苦,但也让他见识了世面,手底下功夫更扎实了。17岁那年,老爹身体不太好,他一个人跑去上海闯荡,靠卖画混饭吃。上海那地方热闹得很,新思想满天飞,他接触到自由恋爱啥的玩意儿,对老家那种父母包办婚姻的套路越来越看不惯。这时候的他,满脑子都是艺术和自由,心气高得很。 1912年夏天,徐悲鸿正在上海街头摆摊卖画,收到家里一封急信,说老爹病重,让他赶紧回去。他急得不行,连夜赶回家,结果一看,老爹好好的,压根没病。原来是父母耍了个心眼儿,怕他在外头不回来,硬把他骗回家结婚。新媳妇叫徐氏,16岁,长得还行,可徐悲鸿一点不待见。他在上海受了新思想影响,觉得这种包办婚姻就是个枷锁,心里一百个不乐意。可那年头,父母之命不好违,他犟了几句,还是没拧过老爹。 婚礼办得热热闹闹,可他全程没啥好脸。新婚夜,他烦得不行,可最后还是没管住自己,稀里糊涂跟徐氏成了事。没几天,他就收拾包袱跑回上海,把徐氏扔家里不管了。几个月后,徐氏怀孕了,写信告诉他,他回信就七个字:“把这孩子打掉。”徐氏没听他的,公婆也护着,生了个儿子。她又写信让他取名,他随手写了个“劫生”,意思是“劫难里生的”,满满的怨气。 “劫生”这名字听着就憋屈,可这小子还真有点天赋。四岁那年,他在院子里用炭条画小马,线条虽然糙,但挺有灵气。徐悲鸿偶尔回家看到,挺意外,亲自教他画画,还把名字改成“吉生”,想让他有个好前程。可惜好景不长,七岁时,吉生发高烧,没几天就没了。徐悲鸿抱着儿子小小的身子,眼泪止不住。徐氏受不了丧子打击,没多久也病死了。徐悲鸿晚年提起这事儿,老是叹气,后悔当初没多陪陪这娘俩。 家庭这摊子事儿没挡住徐悲鸿搞艺术的脚步。1919年,他拿了公费去法国留学,进了巴黎国立美术学校,跟着名师学油画素描,整天泡在卢浮宫临摹大师作品,还跑去瑞士意大利到处看画,眼界大开。1927年,他有九幅画入选法国国家美展,东方味儿十足,外国人看了都叫好,名气一下起来了。 回国后,他干劲十足,跑去上海、北平、南京教书,当过好几个艺术学院的头儿。他老想着把西洋画的写实劲儿跟中国画掺一块儿,画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这种大手笔,气势大得很,里头还有浓浓的家国情怀。他的《奔马》《八骏图》更火,画里的马跑得跟要冲出纸似的,特别带劲。他还带出一堆学生,像吴作人、艾中信这些人,后来都成了画坛大牛。 徐悲鸿不光会画,还爱攒画。为了买唐宋元明清的名家作品,他省吃俭用,攒了上千件宝贝。他特推崇任伯年,觉得画画得贴近生活,还提出个改良中国画的法子:“好的古法留着,快没了的接着,不好的改掉,缺的补上,西洋画能用的拿来。”这话听着简单,干起来可不容易,他真就这么一路走过来了,对中国画坛影响老大了。 个人生活上,徐悲鸿后来跟蒋碧薇私奔去了日本,又一起跑法国,生了一儿一女,可这段婚姻最后还是散了。1945年,他跟廖静文结了婚,生了两个儿子,日子总算安稳了点。1953年9月26日,他在北京突发脑溢血走了,才58岁。他走后,廖静文按他意思,把1200多件作品、1200多件藏品还有上万本书捐给国家,建了个徐悲鸿纪念馆。他的艺术和想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到现在还闪着光。
1912年,17岁的徐悲鸿被父母骗回家完婚,他对新娘子十分厌恶,但熄灭蜡烛后还是
甜心宝贝笑弯弯
2025-07-14 21:49: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