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国家再次揭露稀土泄密案例!稀土保护该何去何从? (参考资料:2025-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7-14 16:58:41

[太阳]国家再次揭露稀土泄密案例!稀土保护该何去何从? (参考资料:2025-07-01 环球网——事关我国稀土机密,典型案例披露!) 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稀土如同一把钥匙,解锁着高端制造与国防科技的未来,它不仅是一种关键战略资源,也无声地衡量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战略自主权。 正因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早已明确,保障稀土这类战略资源的安全,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觊觎的目光从未移开,一场场针对国家命脉的渗透与窃密活动,正在悄然上演。 国家安全听起来似乎是高层决策的宏大叙事,与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远,可是,国家安全机关近期破获的一起案件,却把这场无声的战争拉到了我们身边。 案件的主角,是一家境外有色金属公司,这家公司并未通过合法的商业合作获取信息,而是选择了非法途径,蓄意搜集和窃取中国的稀土领域国家秘密,这已经超出了商业情报刺探的范畴,而是一种直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次的突破口并非完全来自外部,而是源于“内鬼”的出现。 国内稀土行业的一名涉密人员成某,为了一己私利,在明知相关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严禁对外提供的情况下,将中国稀土收储的具体品类、数量、价格等核心机密,悉数交给了这家境外公司上海子公司的员工叶某某。 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数据一旦外泄,其潜在危害难以估量,这起案件,无疑为资源安全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稀土失密案只是冰山一角,在新的形势下,资源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领域的斗争,正变得愈发复杂和严峻,一些境外势力和不法分子也在不断变换手法,其渗透和窃密的方式变得更加隐蔽。 他们可能披着学术交流的外衣,巧妙地套取敏感的研究数据;也可能利用兴趣小组、网络聊天室等看似无害的社交平台,进行渗透和拉拢,有时,高额的报酬或美色也成为他们策反人员、刺探机密的诱饵。 即使是在军事禁区或涉密单位周边随手拍张照片,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非法活动的一环。 面对这些无孔不入的威胁,《国家安全法》早已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红线:“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这条法律底线,是震慑一切不法行为的有力武器。 说到底,国家安全并非遥不可及,它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维护国家安全也是每个人的责任,要筑牢这条全民防线,首先需要的就是安全意识的提升。 这意味着,不仅要对前述的渗透、策反和窃密行为保持警惕,更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可疑的线索。 比如,有人在敏感区域附近行为诡秘、四处拍照,或有人对涉密信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甚至试图高价收买,这些都不是小事。 遇到这类情况,公民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官方渠道报告,或直接向公安机关反映,一个及时的举动,就可能挫败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国家安全的斗争注定是长期的,资源安全领域的较量也远未结束,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这面铜墙铁壁,需要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共同守护,在这场持续的博弈中,每一位公民其实都是国家利益的守护者。

0 阅读:21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