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一女子看上一辆170多万的路虎,可她买不起,就去二手车市场转悠,找到了一款标价106.8万,9成新的3手路虎,女子动心了,当二手车行说这辆车才跑了2万公里时,女子毫不犹豫买下,可万万没想到,车开起来毛病不断,前后花了20多万维修费,女子决定把车卖掉,竟然发现这是辆“调表车”,实际已经跑了12万公里,女子愤怒的要求二手车行退车退款。车行老板:按市场价再加5万回收,否则你随便去告。 据了解,龙女士是2022年买的车,当时看中了一款路虎,新车太贵买不起,就把目光投向了二手车市场。 转悠来转悠去,还真让她瞅见一辆三手的,标价106.8万。 车商说这车子才跑了2万公里,九成新,跟新车没差多少。 龙女士一听心动了,当场就拍板买了下来。 可谁能想到,这车刚开没多久就掉链子,三天两头往修理厂跑,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维修费。 直到后来她想把车卖掉,才发现这压根是辆调表车,实际里程都跑到12万公里了。 找车商理论吧,对方的态度那叫一个嚣张。 说调表不是他们干的,是上一任车商弄的,还说这是美规车,当时技术有限查不出来,跟他们没关系。 最后就撂下一句,最多按市场价再加5万回收,不乐意就去法院告,大门随时敞着。 无独有偶,成都的白先生也撞上了类似的坑。 他是2022年11月买的车,通过抖音直播间联系上一家二手车行,想买辆二手豪车,特意强调了要里程数低、车况好的。 销售先是推荐了辆保时捷,11万公里,白先生直接拒了。 后来又推了辆2014款的玛莎拉蒂,说才跑6万多公里,绝对没事故、没调表,39万成交。 结果今年4月他想置换新车,4S店一检测,好家伙,这车2021年10月就跑了12万多公里,到2022年3月硬生生被调成6万多公里,里程数直接砍了一半。 更气人的是,当初拍胸脯保证的销售,这时候翻脸比翻书还快,说什么“所有二手车都不保证公里数”。 白先生想找车行讨说法,人家早就搬空了,原地址都换成别的店了。 最麻烦的是,他当时图方便,全靠微信跟销售沟通,连个购车合同都没有,现在除了那个销售的联系方式,对车行其他情况一无所知,维权都找不着北。 要说损失,俩位车主都没少搭。龙女士光维修费就扔了20多万,车的价值还跌了一大截; 白先生本来都跟4S店谈好19万置换,结果因为是调表车被拒收,里外里损失好几万。 更头疼的是维权难,白先生没合同没凭证,车行还跑路了;龙女士就算有交易事实,调解来调解去也没个结果,真要去法院,耗时间耗精力,谁扛得住?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一点儿办法没有。 律师都说了,就算没合同,微信聊天记录也有法律效力,只要能拿出第三方检测报告证明调表,该追究还是能追究。 行业里也有说法,二手车商必须在合同里写清真实里程,保证诚信销售,那种“不保证公里数”的话,根本站不住脚。 说到底,买二手车还是得多个心眼。 别轻信口头承诺,该查的4S店记录得查,该要的检测报告得要,合同更是不能少,最好让车商在合同里写明里程数,敢不敢写,有时候就能看出猫腻。 不然碰上那些黑心商家,钱花了,气受了,最后还得自己扛,多不值当。
湖南长沙,一女子看上一辆170多万的路虎,可她买不起,就去二手车市场转悠,找到了
一叶知大事
2025-07-14 11:00:20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