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邓颖超因病离世,谁知,邓颖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李鹏”二字,这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2年7月10日晚上八点钟,李鹏和夫人朱琳一起来到医院探望邓颖超。 晚年时期的邓颖超因为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落下了一身病根。 后来,她又患上了轻微的帕金森氏症,身体每况愈下。 直到1992年,她再也支撑不住,住进了医院。 李鹏来到病房中,看到的就是形如枯槁的邓颖超。 有人在邓颖超耳边轻轻告诉她李鹏来了的消息。 邓颖超用沙哑而微弱的声音吐出了两个字: “李鹏……” 11日,邓颖超去世。 “李鹏”也成为了她临终前说出的最后两个字。 在这两个字背后,是她对李鹏的叮嘱和关心。 邓颖超和周恩来没有孩子,李鹏是他们的“义子”。 对于李鹏,周总理一直心有愧疚。 李鹏出生在上海,他的父亲叫李硕勋,是浙江省军委书记。 母亲名为赵君陶,也是一名中共秘密党员。 身份的特殊性,注定了这个家庭会遭遇很多坎坷。 赵君陶还在坐月子的时候,就不得不拖着未痊愈的伤口、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东躲西藏。 有一次,李硕勋抽空到杭州看望妻儿,没想到却突然遇到敌人搜查。 他抱着儿子,从窗户跳到邻居家,这才终于躲过一劫。 1931年,周总理给李硕勋派了一个任务。 没想到,因为叛徒的出卖,他不幸被捕。 李硕勋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 知道这个消息的周总理非常内疚。 尽管革命一定会死人,但是李硕勋是在执行他布置的任务时遇险。 更何况,那时候的李鹏只有3岁。 李硕勋牺牲之后,赵君陶悲愤交加。 但是,还有孩子要照顾,她必须要打起精神。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她带着李鹏回了四川老家艰难度日。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七年。 尽管没有父亲陪在身边,但是李鹏在母亲的教育中,变成了一个正直善良的孩子。 1938年底,赵君陶突然党组织的秘密通知,声称有一位客人在旅馆中等她。 赵君陶去了旅馆,没想到等她的人竟然是邓颖超。 她此行就是受周总理所托,将赵君陶母子带到重庆。 不过,因为害怕李鹏会暴露身份,因此邓颖超先将他安排在外婆下,自己先带着赵君陶去了重庆。 看到李鹏没来,周总理有些责怪邓颖超。 邓颖超则向他承诺,一定会将李鹏带回来。 之后,邓颖超再次不顾危险,去四川将李鹏带了回来。 看到李鹏已经长这么大,周总理百感交集。 因为敌人的封锁,他一直找李鹏母子无果。 如今终于找到了他们,周总理就想收他当义子。 李鹏高兴地直接跳了起来,嘴里喊着: “周爸爸好!” 周总理和邓颖超将李鹏当成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看到李鹏驼背,周总理会直接在他背上拍一下提醒他。 他还会让李鹏念《新华日报》,一边念一边纠正他的发音。 周总理本来想送李鹏去莫斯科留学,但是因为国共关系紧张,他害怕会发生意外,于是先将李鹏安排去了延安。 李鹏虽然只是义子,但是周总理和邓颖超一直在为他考虑。 邓颖超去世的时候,心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李鹏。 好在,李鹏没有辜负两人对他的期待。 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去苏联留了学,并攻读水力发电专业。 他努力学习,完成学业之后回到了祖国。 李鹏主动要求到基层历练,一步步成为了阜新发电厂的厂长。 后来,他又成了北京电业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在文革期间,李鹏受到冲击。 但是,他始终坚守原则,和反动分子进行抗争。 2019年7月22日,李鹏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 李鹏的童年十分坎坷,但好在,党没有忘记他。 而他,也没有辜负组织、没有辜负国家。 主要信源:(人民网——纪念邓颖超逝世21年 临终前最后说的两个字是啥?)
1992年7月,邓颖超因病离世,谁知,邓颖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李鹏”二字,这
尔说娱乐
2025-07-14 10:14:52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