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客运司机把车违停在乡间公路边,直接指挥车上乘客偷路边的菜!乘客还真就拎袋偷

椎名社会 2025-07-13 23:14:52

湖南,客运司机把车违停在乡间公路边,直接指挥车上乘客偷路边的菜!乘客还真就拎袋偷菜,结果被菜地主人逮个正着,要求一株菜赔100块!”司机懵了:就摘了几颗菜叶子,值这个价格?派出所调解后称是经济纠纷,不属于他们管!   最近湖南慈利县的一件事在网上吵开了,起因是一辆中巴车司机干的糊涂事。   7月10号那天,这辆中巴车在乡间双向单车道上违规停了车,司机竟然让车上一位中年妇女下去,到路边村民种的菜地里摘菜。   这一幕刚好被菜地主人通过监控看见了,当场就把人拦住了。   被拦住的女乘客没含糊,直接说是司机让她去摘的。   村民跟着她找到前面停着的中巴车,司机一看事情败露,当场就道歉了,说愿意赔偿。   可真到说赔钱的时候,两边却僵住了。   菜农说,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被当成免费超市,一株得赔100块,司机却觉得冤枉,说就摘了几颗菜叶子,哪值这么多钱。   争执不下,村民报了警,派出所的人来调解了半天,也没让两边达成一致。   后来记者问客运公司,公司只说这事交给派出所处理了。   这事很快就传开了,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司机太离谱,开车违规不说,还教唆乘客偷东西,性质太恶劣,该严惩。   也有人说司机和乘客肯定有错,该赔,但100块一株确实有点夸张,法律讲的是实际损失,漫天要价反而站不住脚。   更让网友不忿的是派出所的回应。   有记者联系派出所时,工作人员说“确实有这么个事,但她就摘了一点点,司机也道歉赔偿了,这种经济纠纷不归我们管”。   这话一出,不少网友不干了,觉得“偷东西怎么就成了经济纠纷?难道偷得少就不算偷了?”   其实从法律上来说,派出所这么处理有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里说情节特别轻微的可以减轻或不予处罚,这起事件里的蔬菜价值可能都不到50块,没达到治安处罚标准。   加上司机已经道歉,剩下的赔偿争议确实属于经济纠纷。   但网友生气的点在于,觉得这种“教唆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因为金额小就轻描淡写,毕竟性质摆在那儿。   其实类似的涉农赔偿纠纷不止这一起。   湖北襄阳之前也有个事,货车司机因为路窄,不小心刮断了村民的李子树枝,掉了十几颗李子,村民开口要2000块赔偿。   保险公司评估说合理损失也就200到300块,最后司机没办法,赔了1200块才走成。   不过这两起事件不太一样,襄阳那个是司机过失造成的,而且村民说司机之前多次刮碰这棵树,这次是“忍无可忍”,而慈利县这个是故意去摘别人的菜,主观上的过错更严重。   但这两起事件暴露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农村里类似的财产纠纷,往往因为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很容易陷入“漫天要价”和“觉得不值”的僵局。   就像慈利县这起事件,菜农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糟蹋了,气难平,司机觉得就这么点菜,赔太多亏得慌。   要是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或者村里有明确的约定,说清楚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算损失,可能就不会吵成这样了。   还有个值得琢磨的点是农村道路和私人财产的边界。   襄阳那起事件里,有人质疑村民的李子树是不是占了公共道路,影响车辆通行,慈利县这起虽然没涉及路权问题,但也反映出农村里“路边菜地”的产权意识,菜农觉得“这是我种的,谁也不能动”,而有些人可能觉得“路边的菜摘点没事”。   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也容易引发矛盾。   现在这起偷菜事件还没解决,司机和菜农还在为赔偿金额杠着。   其实平心而论,司机和乘客肯定有错,道歉赔偿是应该的,毕竟没经过允许就摘别人的菜,怎么说都是理亏。   菜农被偷了菜生气也能理解,但索赔金额还是得讲道理,按实际损失来,不然本来占理的事,因为要价太高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派出所的调解虽然暂时没成,但也起到了沟通的作用。   希望两边能冷静下来,好好算算实际损失,比如被摘的菜有多少,按市场价值多少钱,再加上点菜农的辛苦费,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数。   要知道,值不值钱是小事,坏了规矩、伤了和气才是大事。   也希望这起事件能给其他人提个醒,路边的东西再好,不是自己的就别碰,更不能教唆别人去拿,不然闹到最后,赔钱事小,丢人事大。

0 阅读:0
椎名社会

椎名社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