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话,出生并成长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我们着实很难真切体会到日

长夜不凡的未央 2025-07-13 22:16:55

说句实在话,出生并成长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我们着实很难真切体会到日本社会那种深入骨髓的悲观情绪。或许当下中国经济刚刚放缓了两年,不少人就已经感受到了憋屈和悲观,但倘若将这种感受乘以三十倍,那或许就是日本人所体验到的悲观程度。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这种差异,下面我用几道选择题来举例说明。 ------ 汽车产业:丰田董事长的艰难抉择 假如你是日本丰田的董事长,丰田汽车作为拥有世界第一市值和销量的汽车品牌,一直是汽车行业的领军者。然而,当特斯拉异军突起,初步证明电动汽车有着切实的可能性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有可能对丰田构成严重威胁时,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A选项:边走边看,采取防御性研发电动汽车的策略。这意味着在观察市场动态的同时,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竞争。 B选项:投资上下游产业,期望日本年轻人能做出一个新的日本电动车品牌。这是一种寄希望于新生力量,通过扶持新兴品牌来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思路。 C选项:不放弃汽油车产业的同时,大力投入电动车。这体现了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向新兴领域拓展的平衡发展策略。 D选项:想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放弃,并且几乎什么都不做。 在中国,汽车厂商对于这些选项都有选择的案例。有的厂商积极布局电动汽车研发,有的尝试投资新兴品牌,也有的采取平衡发展的策略。然而,所有日本汽车厂和风投的选择几乎都是D。或许有人会提到丰田的验证码车型、合资油改电以及半吊子氢能源项目等,但对于丰田这样的行业巨擘来说,这些举措相较于全面投入电动汽车领域而言,就是 “几乎什么都不做”。这种保守的选择背后,反映出的是日本汽车产业对未来发展的悲观态度,不敢轻易迈出变革的步伐。 电池产业:松下电池董事长的艰难权衡 假设你是松下电池的董事长,松下电池拥有世界第一产量的电池工厂,在当时看来,其产能和地位绝不可能被撼动。当特斯拉向你下大额订单时,却发现产能不足,需要大笔借钱扩建新的工厂,并且在可见的未来可能要亏损5年才能接下这笔订单,此时你会如何抉择呢? A选项:建,不但要建,还要大建特建,贷款建,抓住机会,做大做强。这是一种极具冒险精神和进取心的选择,愿意为了未来的市场机遇承担短期亏损的风险。 B选项:担心后续订单问题,可能要亏本,但动力电池有一定可能是未来方向,自己花钱建有点害怕,融资建吧。这体现了在谨慎与进取之间的一种平衡,既看到了未来的潜力,又对风险有所顾虑。 C选项:自己稍微花点钱,再找一些兄弟企业一起吃下订单,几乎没啥风险,乐呵呵。这是一种相对保守且寻求合作共赢的选择,旨在降低自身风险。 D选项:直接拒绝,把订单拱手让给当时中国听都没听过的新秀小厂宁德时代。 日本人的选择是D。这一选择令人费解,要知道宁德时代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松下电池的拒绝,不仅放弃了眼前的订单机会,更可能错失在动力电池领域进一步巩固地位、拓展市场的良机。这背后反映出日本电池产业对市场变化的迟钝反应和对风险的过度规避,进一步凸显了其悲观的心态。

0 阅读:0
长夜不凡的未央

长夜不凡的未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