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乌克兰和北约才看透了,其实俄罗斯最后的希望是中国,而俄罗斯也用一句话说出了事实,如果中国对俄罗斯进行了军事援助,战争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僵局。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和北约算是彻底回过味来了。原本以为俄罗斯背靠能源家底能硬扛,没想到打到第四年,前线士兵连炮弹都得省着打,后方军工产能更是被西方制裁拖得气喘吁吁。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俄罗斯真正的底牌根本不在自己手里 —— 如果中国真的下场递刀子,这场仗早该是另一番光景了。 最近乌克兰情报部门又在炒作 “中国军援” 的老黄历,说从俄军无人机残骸里发现了中国制造的电路板。 可联合国调查组前脚刚公布数据:俄军武器里 62% 的芯片都是美国货,反倒是中国出口的所谓 “敏感物资”,九成以上是化肥和工业炸药这类民用产品。 说白了,乌克兰这招跟美国当年炒作 “洗衣粉” 没啥两样,就是想把水搅浑,好让西方金主继续掏腰包。 其实俄罗斯心里比谁都清楚。2025 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普京特使公开放话:“如果中国提供的是美国那种级别的军事援助,顿巴斯前线的坦克早该开进基辅了。” 这话乍一听像抱怨,实则透出无奈。要知道,俄罗斯现在月产 25 万发炮弹的产能里,40% 的特种钢依赖中国进口,更别提那些被西方卡脖子的电子元件,全靠中国供应链兜底。 但即便如此,中国始终没松口提供致命武器,反而在联合国牵头成立 “和平之友” 小组,拉着巴西等国推动停火谈判。 北约这边也坐不住了。最近他们抛出一份报告,声称中国通过 “军民两用技术” 变相支持俄罗斯,可连他们自己都承认,俄罗斯军工体系里 72% 的西方零部件来自美国企业。 这种贼喊捉贼的把戏,连欧洲老百姓都看不下去 —— 德国街头抗议者举着牌子:“你们给乌克兰送武器,却指责中国卖拖拉机?” 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前脚刚宣布暂停对乌军援,后脚又搞出 “北约买单、美国供货” 的骚操作,逼着欧洲国家延迟接收 “爱国者” 导弹,优先保障乌克兰需求。 这种朝三暮四的做派,跟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 —— 中国连续三年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超 380 亿立方米,不是为了给战争输血,而是要打破马六甲困局,保障自身能源安全。 说到底,这场战争早就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全球产业链的博弈。乌克兰想用制裁逼中国选边站,却忘了自己手里最值钱的稀土矿,还等着中国企业参与战后重建;北约想拉帮结派孤立中俄,却挡不住老挝派工兵去库尔斯克扫雷、朝鲜公开派兵支援的事实。 当美国政客还在算计选票时,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大国博弈,从来不是靠打打杀杀,而是看谁能在乱局中守住战略定力。 现在回头看,俄罗斯那句 “战争不会陷入僵局” 的假设,恰恰暴露了他们的战略困境。如果中国真的下场,以歼 - 35、076 舰的技术水平,俄军战术肯定天翻地覆。 但中国没这么做,不是没能力,而是看透了战争没有赢家。就像王毅外长在慕尼黑说的:“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谈判桌。”
据英国《电讯报》消息称,美国总统已经向乌克兰传达明确信号,即与俄罗斯的任何和平协
【28评论】【10点赞】
用户12xxx57
还没有抗西援俄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