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李氏家族开始衰落,北京54亿大项目挂牌一个多月,愣是没人接盘,据说李家派人去打听怎么回事,结果很多人的反馈是谁也不敢去接手,因为担心遭到清算。54亿项目无人接盘,这难道是李氏家族衰落的警示? (信息来源:财联社——补偿老业主百万“封口”?李嘉诚旗下北京一豪宅项目7折抛售) 李嘉诚家族曾是中国地产界的一个符号,靠着“囤地捂地”这套港式打法,在内地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这套玩法如今似乎失灵了。 昔日的地产巨鳄,频频遭遇“滑铁卢”,甚至被公开点名,连资产出售也陷入僵局。这究竟是时代变了,还是李家自己,不合时宜了? 回看2001年,和记黄埔在北京姚家园以7亿元的低价,拿下约40万平方米的地块,楼面价仅1750元/平方米。谁知,这个李嘉诚在北京的第一个住宅项目,硬是捂了23年。 二十多年间,土地价值翻了何止几十倍?他们对外宣称是“优化设计”,其实就是按兵不动,坐等升值。可是时移世易,这套老办法在内地市场已经行不通。 北京住建委就明确要求加快供地和开发进度,这无异于给“捂盘”模式敲响了警钟。而当年被捂热的土地,没想到成了烫手山芋。这个项目,现在陷入了降价甩卖的窘境。 去年开盘时均价还在7.5万元以上,现在不仅打折,别墅,各种户型的总价也在同步下降,销售人员坦言,就是为了赶在6月交付前清盘。可即便是他们打折,降价还是面临着清盘困境。 这一项目的降价迅速在北京楼市引发了连锁反应。这迫使其他开发商不得不跟进降价,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是房企自身偿债压力巨大,不得不加速回笼资金。 进一步看,李家的困境不只在房产市场层面。去年底,长和集团计划将旗下43个港口资产,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这笔近200亿港币的交易,直接踩到了“战略资源”的红线。 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接连发话,剑指何方,不言而喻。今年5月,李泽钜被移出香港特首顾问团,连带长和集团也一并出局。 而李家2013年,一边从内地撤资,一边又炒作“脱中保英”的论调,摆出一副赚够了就撇清关系的姿态。这种做法,也在不断消耗市场的最后一丝信任。 最终,信任缺失的苦果还得自己尝。早在2022年市场尚有余温时,李家就放出风声想尽快卖掉北京项目,却一再拖延。如今虽然地产政策回暖,但他们却发现,项目已经无人敢接盘了。 归根结底,靠捂地惜售、坐等土地升值的传统地产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市场信心和公众信任,才是一家企业真正的基石。 如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考验的是企业的效率、产品力和社会责任。当一个时代落幕,那些曾经的弄潮儿,如果没能及时调整航向,又将被冲向何方?
[太阳]李氏家族开始衰落,北京54亿大项目挂牌一个多月,愣是没人接盘,据说李家派
韫晓生
2025-07-13 19:04: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