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付中国,实际上美国的牌已经亮出来了!说白了,就是要把那些在中国的中低端工厂,往越南、印度这些地方挪,同时再用高关税这么一压,逼得中国的企业也不得不考虑跟着搬家。 就说越南,2024年前11个月,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1089亿美元,同比暴涨23.9%,其中计算机、电子产品占了近两成。 像重庆的货运公司老总就说,中美贸易战打响后,隆鑫通用、宗申动力这些中国企业都搬到越南设厂,就为了拿越南的原产地证,出口到美国能省不少关税。 还有一家中国电动车企业,在越南兴安省建了生产基地,虽说当地工人效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房租还比东莞贵,但为了开拓东南亚市场,还是咬着牙坚持。 印度那边美国也没少下功夫。苹果、三星这些国际大厂都在印度设了生产线,中国的小米、OPPO也在印度建了工厂。小米在印度的手机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OPPO的工厂年产能达数千万台。 不过,印度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实在不给力,很多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就拿电子产业来说,2023-2024财年,印度对美电子产品出口144亿美元,但美国一加关税,印度这部分出口可能得减少12%,相当于17.8亿美元打水漂。 更逗的是,印度想靠“生产挂钩激励机制”(PLI)吸引外资,结果补贴发了不少,真正落地的项目没几个,连印度自己的媒体都吐槽这是“画饼充饥”。 美国前前后后把对华关税加到145%,结果中国对美出口份额确实从2017年的21.86%降到2023年的14.14%,但美国自己也没占到便宜。 高盛的报告说,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占比70%以上的产品价值1580亿美元,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36%,像天然石墨、锂电池这些关键产品,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 就拿电动车来说,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可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运到美国的价格还是比本土生产的便宜,气得美国车企直跺脚。 更绝的是,中国企业玩起了“曲线救国”。很多中国工厂把设备和原材料运到越南、墨西哥,加工完再贴上当地标签出口到美国。 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逆差增加851亿美元,墨西哥对美逆差增加941亿美元,这里面有多少是中国的“影子出口”,美国人心里门儿清。 就连美国商会都承认,企业搬迁成本高、周期长,很多工厂搬过去后才发现,当地的供应链配套根本跟不上,最后只能“打道回府”。 美国这两招看似厉害,其实漏洞百出。先说产业转移,越南、印度虽然劳动力便宜,但产业链不完整。就拿纺织业来说,中国纺织企业在越南投了200多亿美元,建了从纺纱到成衣的全产业链,可越南的化纤原料80%还得从中国进口。 印度更惨,连棉花都得进口,想发展纺织业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说高关税,美国一加税,中国企业要么涨价,要么转移产能,最后吃亏的还是美国消费者。2024年美国通胀率一度涨到6.8%,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关税推高了进口商品价格。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一边升级产业,一边开拓新市场。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16%,超过美国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在越南,中国企业不仅建工厂,还搞技术输出。华孚时尚在越南的工厂用“智能纺纱+柔性染色”技术,单位能耗降低25%,越南纺织业的全球竞争力指数从2018年的第17位升到2025年的第12位。 在印度,中国药企帮着建生产线,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当地设厂,硬生生把印度变成了“世界药厂”和“汽车零部件基地”。 美国想靠“产业转移+高关税”打压中国,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越南、印度的产业转移雷声大雨点小,高关税反而让美国通胀爆表、企业叫苦不迭。 中国不仅没被打趴下,反而在逆境中升级了产业、开拓了市场。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制造业的韧性,远远超出美国的想象。
怎么对付中国,实际上美国的牌已经亮出来了!说白了,就是要把那些在中国的中低端工厂
罗普娱记
2025-07-13 14:28:40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