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国对缅北克钦军下通牒,避免全球稀土供应链出现断裂风险 因缅甸供应全球近

古堡幽灵 2025-07-13 12:29:18

路透社:中国对缅北克钦军下通牒,避免全球稀土供应链出现断裂风险 因缅甸供应全球近50%的重稀土,且中国垄断其90%以上的冶炼产能,云南保山有个新工厂,离缅甸矿区才 130 公里,直接对接。当地干活的都说,缅甸的稀土矿基本是中国资本在撑着,干活的也多是中国人,等于从挖矿到提纯,全是 “缅甸挖坑、中国提炼、全世界买” 的路子。 从产业链结构看缅甸的稀土开采呈现典型的“中国资本主导”模式,云南保山那家距离矿区仅130公里的新工厂,实际上是中缅稀土产业链的关键枢纽。当地工人透露,从挖矿设备到提炼技术,几乎全由中国企业提供支持。 这种“缅甸挖坑、中国提炼”的分工,使得中国在重稀土冶炼环节占据全球90%以上的产能。但克钦军控制矿区后,通过征收20%的采矿税和封锁边境口岸,直接切断了这条供应链的源头。 更严峻的是矿区使用的化工原料和电力供应高度依赖中国,克钦军关闭口岸后,这些物资无法进入,导致现有库存耗尽后生产全面停滞。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等产业对重稀土的需求持续攀升。缅甸供应中断后,国内冶炼厂面临原料短缺,部分企业被迫提高库存消耗速度,甚至考虑从越南、印度等替代来源高价采购。 但越南自身也在限制稀土出口,印度则因基础设施落后和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填补缺口。这种局面使得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定价权受到挑战,2025年6月氧化镝价格虽因政策调整回落至720美元/公斤,但仍较年初上涨70%。 除此之外地缘政治因素进一步复杂化局势,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军的冲突由来已久,但其近期行动明显带有外部势力干预的痕迹。美国通过支持缅甸“民族团结政府”(NUG),试图将克钦军打造成牵制中国的棋子。 2024年10月克钦军发动“0307行动”后,NUG协调的多国雇佣兵频繁出现在矿区附近,甚至试图将稀土资源作为与西方交易的筹码。这种“资源-军事”捆绑的策略,使得中国在应对时需同时考虑边境安全和供应链稳定。 当然中国的应对策略呈现出“软硬兼施”的特点,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向克钦军施压,要求其停止干扰稀土生产;另一方面加快国内稀土储备释放和技术替代研发。 2025年6月,中国商务部加快稀土出口审批,优先向欧洲和越南放行民用稀土,同时对美国军工企业维持严格限制,以此分化国际供应链。 此外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在东南亚布局稀土精炼厂,要求合作方使用中国专利技术,形成“资源在手、技术卡喉”的锁链。 这场博弈的深层影响远超经济范畴,对中国而言,稀土供应链的安全不仅关乎产业竞争力,更是维护科技主权的关键。 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在越南、阿富汗的代理人战争中,曾多次利用资源控制权对对手施压。 如今克钦军的行动,本质上是这种策略的延续,而中国通过“昆明和谈”机制促成缅甸政府与克钦军停火,并派遣停火监督组进驻腊戍,既是对历史教训的回应,也是在构建新型地缘安全模式。 未来,随着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加速,稀土争夺将更加激烈,中国需在技术创新、资源网络构建和国际规则制定上持续发力,才能真正掌握这场博弈的主动权。

0 阅读:319

猜你喜欢

古堡幽灵

古堡幽灵

古堡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