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4岁退休大爷说:“买墓没有任何意义!我从不给爷爷扫墓,也不指望子孙子扫我,人死了就没了,把骨灰往江河里一撒就行了,不要浪费钱买墓地。现在给墓地几十万,人家每年还要管理费,你不付费的,说不定哪天就给你坟掘了… 爷爷那一辈就能买得起墓地的也不是一般人,大爷是名退休职工,在上海扎根好几代了,条件要比普通家庭好上一些。 像这种生活节奏快的大城市很少出现土葬的情况,一般情况都是在人死之后拉到火葬场直接出来一个骨灰盒,然后家属挑选一块合适的墓地把人下葬。 对于城市来讲,墓地也很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久了早就把这里当成老家了,除了墓地之外,他们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安置骨灰盒的地方,总不可能随便找个土堆埋了吧。 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买一块墓地,每年都会有专人打扫不说,而且还好祭奠,也不用出现找不到墓址的事情。 墓地对于城市人来说确实很有存在的必要,但购买墓地的同时也有一些必须谨记的事情,比如使用年限。 人们购买的墓地可不是永久性的,而是有期限的,虽然墓地占据的面积不多,但它和房子一样,也是按照房产权所规定的条例走。 普通的房子产权是70年,但墓地却是20年,20年是一个周期,到期后要么是亲人续费,要么是把骨灰盒迁移到其他地方。 但是正规的殡葬管理条例中并没有关于墓地到期后的规定,至于到期后能不能通过续费来延续使用,还有续费的标准是多少都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自行处理。 有一些地方会鼓励人们树葬或者是海葬,或者是重新购买墓地,但能接受这几个方法的人并不多,所以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延期。 如果想让骨灰继续安置在这里就交钱,这种事情听起来很不是滋味,但又说不出来什么地方不合适。 大城市的墓地价格高昂,像上海的普通墓能达到十到三十万,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水平的,上百万的墓地也是有的。 这么多钱还只是一个普通墓地的价格,因为还有墓地管理费,这个费用就是用在墓地维护和打扫卫生上面,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个繁重的负担。 关于是否有购买墓地的必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个大爷是退休职工,他退休前的工作待遇很好,他的思想也很开放。 大爷家好几代人都在上海,从上海没有变成如今的魔都时他们就在这里生活,火葬条例出台后,上海就跟着实施了。 大爷的父亲去世后就在一处墓园中买了墓地,他每年都在交着管理费,每年都会去给父亲扫墓,按理说大爷应该很支持墓地的推广,但他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大爷每年都去给父亲扫墓,并且还交着管理费完全是他身为儿子的孝心,可他却并没有从心底里接受墓地的事情。 在他的思想中,他觉得墓地并没有多少意义,如果生前对老人不好,那么去世后买墓地扫墓还有什么意义,这不是纯浪费钱吗? 只要儿孙把老人生前事照顾好了,就算是尽孝了,如果生前不孝敬老人,死后又何必去假惺惺的悲伤呢?人死了什么都不剩下,什么祭奠啊,扫墓啊,都是做做样子,并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老人告诉自己的子女,他去世之后不需要买墓地,随便找个地方把骨灰洒了就行,因为他觉得买墓地就是花冤枉钱。 老人这么想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人死后除了子女会惦记着去扫墓之外,再隔一代的话这件事情就被淡化了,就连他都不知道爷爷被埋在哪里,更别说去扫墓了。 老人的想法很通透,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就接受不了,因为祭奠先祖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而且还是活人寄托哀思的地方。 坟边的杂草和小石头都会被清理干净,虽然有些保佑的话也是在自我安慰,但恰恰也在证明“后继有人”这四个字。 墓地的价格有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但对于一些家庭来讲又是刚需,人们总在生活和尽孝之间左右为难,可如果能把思念传递给墓中的人,钱好像也变得不再重要。
上海74岁退休大爷说:“买墓没有任何意义!我从不给爷爷扫墓,也不指望子孙子扫我,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7-12 12:14:09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