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军在南薰礁的11名战士失联。调查发现,6名战士惨遭杀害,剩下5人莫名失踪,情况非常严重。但军方在现场找不到任何关于凶手的线索,哪怕只至今凶手都逍遥法外,这到底怎么回事? 南薰礁在南海的位置很特殊,礁盘是心形的,分成南北两个小沙洲,还有不少礁头,大的那块长一千多米,东北边有个两米高的沙堆,小的那块是椭圆形,两块礁中间的水深刚好能停船。 这里的天气特别差,南边不远就是深海槽,风大浪高是常事,十二级台风连刮几天不新鲜,十级台风能持续半个月,在南沙驻守的岛礁里,数它气候最恶劣。 从战略上看,它离台湾控制的太平岛不远,周围被越南占的三个岛礁围着,要护住太平岛、牵制越南,这块地方必须守住,所以咱们才会派部队在这驻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十二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守礁,成了第一批驻岛战士。 当时的条件是真差,住的是第一代高脚屋,用钢钎打基础,竹竿当柱子,篾席做墙,也就十来平米,战士们都叫它海上猫耳洞。 喝水得等每周一次的补给船送,吃的基本是方便面和罐头,新鲜菜根本见不着,天热的时候能把人烤化,潮得厉害,战士们的腿和胃总出毛病。 更难熬的是寂寞,没广播没电视,天天对着大海,心里那种空落落的感觉,一般人受不了。 不过这些年轻人挺能扛,山东的李明干活最积极,湖南的张强把电台打理得好好的,广西的王勇值夜班从不含糊,还有其他几个人,各有各的本事,一起在礁上撑着,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海面,不敢松懈。 1990 年 11 月 7 号,南海指挥部按规矩用无线电跟各个岛礁联系,轮到南薰礁的时候,怎么喊都没人应。 连着喊了好几次都没动静,指挥部赶紧派船过去看看情况。 本来岛上该有十二个人,有个叫徐会平的战士因为烫伤去永暑礁治疗了,所以当时只有十一个人。 救援的人上了礁,看到的场面吓了一跳,营地里乱七八糟,屋里好多弹孔,明显打过仗。 地上躺着六个战士,已经没气了,另外五个人找不着了,其中有礁长张效忠,还有副礁长、通讯员这些管事的。 水里的珊瑚礁上捞上来几支枪,都是咱们部队的制式步枪,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家都在猜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是越南特种部队干的,1988 年赤瓜礁那仗,越南输得挺惨,一直想找机会报复,南薰礁周围好几个岛礁都被越南占了,附近的鸿庥岛就有一百多个越南兵,里面说不定有特种兵,要偷袭确实有条件。 也有人觉得可能是海盗,那时候南海的海盗挺多,手里家伙也不少,南薰礁人少,离指挥部又远,被盯上也有可能。 还有人猜是不是自己人闹矛盾,不过想想不太可能,这些战士平时处得跟兄弟似的,没听说有啥过节。 事情发生后,南海舰队成立了调查组,查了半天,结果没对外公布,说是机密。 这也正常,涉及到军事上的事,很多都不能随便说,就像有些地方的军事演习,具体内容也不会全对外讲。 不过这事也让上面意识到,南沙守礁太不容易,太危险了。 原来的高脚屋根本不顶用,之后就赶紧升级,建了第三代的钢筋混凝土礁堡,比以前结实多了。 2014 年 3 月,用了专门的填海船 “天琼号” 开始填海,到 11 月就填出了 0.18 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南沙的七个岛礁里排第五。 现在的南薰礁变成了南薰岛,形状像个 “只” 字,主体那块有 0.1 平方公里,岛上盖了综合大楼、营房,装了雷达,建了直升机停机坪和海水淡化厂。 发电靠太阳能、风能,还有备用的燃油发电机,电力挺稳定,跟城里差不多,淡水也够用了,战士们还自己种了菜,基本能自给自足。 岛上种了好多木麻黄和椰子树,防风林长得跟太平岛的差不多,老的礁堡和新岛之间有绿色的长廊连着,这样看来,条件是比以前好太多了,至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遭罪。 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发生过,比如 1988 年,中越在赤瓜礁发生海战,咱们赢了,收复了七个岛礁,包括南薰礁,当时越南损失不小,这种因为岛礁争端引发的冲突,在南海并不少见,说到底,还是各方都想在这片海域占得先机。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990年,我军在南薰礁的11名战士失联。调查发现,6名战士惨遭杀害,剩下5人莫
墨魂
2025-07-12 02:11: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