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司机干的漂亮!”成都,一公交车上有乘客抱怨,怎么有汽油味,司机顿时警觉,自己开的可是电车,询问是否有人带汽油无果后,当机立断“赶”所有乘客下车!不料却惹部分乘客不满,认为大惊小怪!网友:司机没错,他救了一车人! 事发当天,李阳(化名)像往常一样,于7点45分在万年场站上车,前往紫荆北路口站。 当车行驶至东湖公园至科华路口站之间时,平静被打破,前排乘客抱怨车厢里弥漫着浓烈的汽油味。 要知道,新能源车是不会产生汽油味的,这一异常情况迅速引起司机的警觉。 司机没有丝毫犹豫,当即靠边停车,开始询问乘客是否有人携带汽油上车,可车厢内一片沉默,无人回应。 面对乘客提出将车开到站台处理的合理建议,司机果断采纳,将车开到科华路口站。 随后,他一边向OCC指挥中心上报情况,一边要求所有乘客下车。 8点10分左右,全车乘客被疏散到站台上,李阳因担心危险转移,又着急上班,选择骑车前往距离2公里多的公司。 这看似简单的疏散行为,背后却是司机对全车人生命安全的坚定守护。 成都公交集团事后回应,司机的操作完全符合应急处置流程。 在察觉到异味后,司机进行了询问排查,在未发现危险品和异常情况时,按照“就地停车、开门疏散、报警自救”的十二字方针,上报指挥中心并疏散乘客,车辆回场进一步检查。 回顾过往,类似关乎公共交通的安全事件并不鲜见。 2018年10月28日,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互殴,导致车辆失控,越过中心实线与正常行驶的小轿车相撞后,撞断护栏坠入江中,车上15人全部遇难。 这起惨痛的事故,让人们深刻意识到公共交通中潜在风险一旦爆发的巨大危害。 在成都K1快速公交事件中,部分乘客起初对司机的疏散行为不理解,认为耽误了上班时间,甚至担心危险转移。 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司机的做法无疑是正确且值得称赞的。 公共交通承载着众多生命,安全是其运行的首要准则。 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在公交车这样的密闭空间内引发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这司机干的漂亮!”成都,一公交车上有乘客抱怨,怎么有汽油味,司机顿时警觉,自己开
一叶知大事
2025-07-11 16:24:18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