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9岁的画家陈逸飞突然离世,30岁的娇妻宋美英在查看陈逸飞留下的保单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000万的保单受益人,居然是他的前妻? 2005年4月10日,陈逸飞在病房内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送医时已极度虚弱,医生全力抢救,却回天乏术,家属当场悲痛欲绝,尤其是年仅30岁的妻子宋美英,她几乎无法接受丈夫骤然离世的现实。 陈逸飞的一生几乎就是中国现代艺术史的缩影,他不仅是油画界的领军人物,还涉足时尚、影视、出版等多个产业,创办“逸飞集团”,拥有不菲的商业资产。 而在家庭方面,他留下了两个孩子,与前妻张芷所生、已在美国成年的长子陈凛,以及和宋美英的三岁小儿子陈天。 就在亲属们处理后事、忙于安葬之际,宋美英悄然在书房中翻出一份保险单,那是一张陈逸飞于2003年在上海签署的人寿保险单,保额高达2000万元。 她本以为这笔钱是留给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保障,然而那一栏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让她几乎崩溃,受益人,不是她,也不是儿子,而是张芷,那个早在二十年前就与陈逸飞离异的女人。 1972年,26岁的陈逸飞刚从美术学院毕业不久,分配到上海油画雕塑院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温婉娴静的张芷,一位同样有艺术背景的女子,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坠入爱河。 1973年,他们的长子陈凛出生,张芷为了家庭几乎放弃了个人事业,把全部精力放在相夫教子上,生活虽然平淡,但夫妻感情一直稳定。 1980年,陈逸飞赴美深造,追求艺术更大的舞台,这段决定性的旅程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张芷不仅支持他出国,还倾尽家中积蓄,甚至卖掉了上海的房子,她的牺牲,是陈逸飞成功的起点。 可是远隔重洋的生活让感情出现裂痕,陈逸飞在美国事业起飞,接触模特、名媛,流言不断,而他对张芷的解释总是模棱两可,1986年,张芷主动提出离婚,带着儿子回国,结束了这段维系了十四年的婚姻。 离婚后,陈逸飞饱受内疚折磨,他深知,没有张芷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自己,为此,他在离婚协议中承诺每年支付一笔不菲的经济补贴,据传至其去世前已累计高达200万美元。 1996年,年过五旬的陈逸飞在一次模特大赛上,注意到一位身材高挑、气质出众的年轻女孩,宋美英。 她年仅21岁,是当届冠军,通晓英文,谈吐不俗,陈逸飞立刻将她签入自己旗下的模特公司,并为她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工作机会。 两人因工作频繁接触,渐生情愫,2000年,54岁的陈逸飞与25岁的宋美英在美国登记结婚,尽管年龄相差近30岁,但婚后生活甜蜜,他为她创作了数幅肖像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玉堂暖春》。 2002年左右,他们的儿子陈天出生,陈逸飞对这个小儿子宠爱有加,曾在朋友聚会上多次提及“天是我后半生的希望”。 但是婚姻的甜蜜,并没有彻底抹去他内心的愧疚,随着健康每况愈下,陈逸飞愈发意识到,必须为旧日的亏欠做一个彻底的了结,于是,他秘密更改了保单受益人,留给了张芷。 他没有告诉宋美英,也许是不愿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也许是怕她误解那份“责任”是“爱情”。 陈逸飞去世后,宋美英代表自己和儿子陈天,与长子陈凛展开了遗产继承谈判,一开始,双方态度克制,初步协议是:陈凛分得27.5%的股权,宋美英母子获得72.5%,但很快局势急转直下。 陈凛发现,父亲尚未兑现的200万美元补偿金尚未支付,而母亲张芷如今既没领取保单赔金,也未参与任何遗产分割,他提出,这部分“债务”应从遗产中优先扣除。 这场跨国争产战迅速升级,涉及资产包括逸飞集团的股权、房产、艺术作品、存款等,更复杂的是,陈凛拥有美国国籍,部分资产需走国际法律程序,税务问题也不容忽视。 保单的合法性和受益人指定是否有效,成为焦点之一,宋美英聘请了数位律师,试图证明保单不具备法律效力,而张芷始终沉默,没有公开表态。 经过数月僵持,法庭调解介入,三方最终达成新的和解协议,公司股权由陈凛与宋美英(代表陈天)各持50%,其他资产按比例分配,2000万保单照原受益人指定归张芷所有,200万美元补偿金亦由遗产中优先支付。 这场风波终于落幕,虽然没有人真正“赢”得全局,但至少避免了撕裂式的对簿公堂。 宋美英自此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专心抚养儿子,逸飞集团的事务由专业团队打理,陈凛偶尔出席艺术活动,致力于父亲艺术遗产的推广。 而张芷仍旧低调地生活,从未接受媒体采访,据传,她将保单赔款用于慈善和教育资助,继续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沉静克制。 信息来源: 《陈逸飞遗产纠纷庭外和解 遗孀、前妻各得其所》——荆楚网
“还有天理吗?”上海,女子结婚2年仍是处子之身,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丈夫被朋友
【514评论】【4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