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着急和中国进行永久性边界谈判?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再不谈,自己就扛不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10 21:27:33

印度为什么着急和中国进行永久性边界谈判?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再不谈,自己就扛不住了。   自从英国殖民时代留下“麦克马洪线”起,两国之间就始终有解不开的死结,这些年来有过很多次小摩擦小冲突不断。   2020年之后,印度和中国在边境的紧张气氛更是持续升级,对印度来说和中国在喜马拉雅山脉前线长期对峙,既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持续给国内社会和政治带来很大不安,每一次摩擦,不光是边境哨卡的问题,也会立刻引发国内舆论波动和外交关系紧张。   和中国之间的边境冲突,对印度的整体发展来说也是掣肘,频繁的边境冲突让印度的国防支出一直维持高位,本来印度经济增速有限,可是军费、边境基础设施投资却不得不不断加大,防止突发状况。   在军事上投入过多,导致教育、医疗、民生等领域投入不足,长期拉大了内部经济社会的不平衡,本来印度近几年提出要发力新能源、基础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结果边境危机持续。   外部资本也持观望态度,不敢大量进入,外部环境越不稳定,越难吸引到关键投资,反而会把更多发展机会拱手让给南亚、东南亚等其他国家。   令印度政府焦虑的是地缘层面遇到的多面夹击,印度一直希望在南亚和印度洋周边树立影响力,客观上中国力量这几年持续增强,无论是经济还是外交乃至技术领域,中国和周边国家合作不断深化。   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非常牢固,还有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与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联系,印度被中国和周边新格局不断“挤压”,战略空间实际上变得越来越窄。   继续在边境纠纷上消耗,一旦遇到另一个方向的地缘危机,比如巴基斯坦突发变局或者孟加拉、斯里兰卡的内部动荡,印度很可能腹背受敌,根本吃不消。   印度这些年虽然大力靠近美国、日澳等西方国家,但外部大国一向把自己利益放在首位,美国的外交政策变幻很快,有时候关注在欧洲,有时候是中东,未必持久为印度兜底,印度能获得有限的技术、军事合作,但要指望美国、欧盟为它和中国直接叫板,现实中很难。   印度表现出的战略依赖感,同时又无法获得绝对安全承诺,随时要扛住突发事件的压力,这也让印度更认识到,靠别人不如先自救,想办法自己和中国把核心难题处理好,才有更大回旋空间。   不能忽略印度国内民众的反应,每次边境紧张,都会带来一波民族主义舆论浪潮,可实际上,印度社会矛盾不少,经济发展不均,很多普通人希望政府能多些精力放在改善经济、拉动就业和民生,减少对外消耗。   国家总是把资源用在军备对抗、边境建设上,很多人觉得是饮鸩止渴,印度社会中声援和平呼声越来越强烈,这使得政府也必须考虑舆论压力,不能一味激进冒险。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