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上海,一女子去超市买水果,看到一盒6颗的荔枝竟然卖到298元,她询问工作人员为啥这么贵,然而对方接下来的一番话令人闻所未闻。网友绷不住了:怎么不直接说吃了能长生? 近日,一位女士去逛一家高端超市时,随手拿起一盒荔枝,却被那标价吓得愣在原地——六颗荔枝,298块钱,平均一颗将近50块。 她下意识嘀咕了句“太离谱了吧”,结果工作人员凑过来,没说品种、没讲产地,先给她讲起了一个神话故事。 据说这叫“挂绿”荔枝,是何仙姑歇脚时不小心把一根绿丝线落在树上,从那以后结的荔枝就带了道绿色印子,便成了“仙果”。一句话,给这荔枝罩上了一层“天上的光环”。 还表示这荔枝有四百多年历史,原产地在广州增城,有一棵古老的母树,每年只结几十颗果子,还是“非卖品”。多年前曾有一颗拍出过55万元的天价,如今也被商家拿来当营销噱头。 于是,这样的挂绿荔枝就被端上了北上广的高端超市货架,像摆设一样陈列着,仿佛买的不是水果,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小巧精致的礼盒里只装着150克果肉,盒盖印着“何仙姑仙缘”,讲究包装,更讲究情怀。 一斤要价近千元,销售人员一口一个“限量”“供不应求”,语气里尽是捧上天的自信。 可热度一上网,立马引来一片质疑。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讽刺“吃完是不是能长生不老”,也有人抱怨“我半天工资才够买一颗”。 面对动辄几百块一盒的价格,普通消费者的情绪不难理解。一方面是钱袋子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却看到商家靠讲故事、讲文化把一颗荔枝吹成天价,难免让人觉得这是在“智商税”里打转。 最让人无语的是,当记者联系到增城本地果农,他们给出的批发价却只有百元出头,甚至合作社报价才八十元一斤。 这价格落差,掰开了看,不就是靠着稀缺、包装、运输、渠道层层加码,再用点神话和情怀包装出来的吗? 其实,在消费主义的大潮里,“稀有”变成了高价的正当理由,“文化”成了溢价的护身符,而真实的产品价值,却被层层滤镜和标签给遮住了。 不是说贵的东西就不能买,问题在于贵得是否值得。当一个商品的附加价事比它本身还贵,我们不妨多留个心眼。 毕竟,生活的滋味不在神话里,而在每一份花得踏实、吃得心安的日常中。那些真正有分量的东西,不一定挂着“仙气”,但一定承载着真实与诚意。 在超市灯光下,我们每一次掏钱的瞬间,其实都是在给“价值”下定义。别让那杆心里的秤,被虚构的故事给拨了码。 消息来源:九派新闻
“格局打开了!”一女子在南宁至长沙的列车上,发现一小伙带了一行李箱荔枝,女子嘴馋
【2评论】【5点赞】
鲸落
有愿意交智商税的 不用管
信欧
脑残!今年的荔枝便宜到笑!10块3斤吃到吐
比黎吧啦
没毛病,大红袍为什么卖那么贵,茅台为什么卖那么贵,不都是靠讲故事
只影向谁去
这营销,跟猴赛雷不遑多让啊😦😦
梨木
挂绿,顶级荔枝品种
用户15xxx47
反正有要面子的会买
文与武ing
冰河时代,你就是拿一百两黄金也不换一颗给你,你不吃,大把人吃。
用户10xxx24
我一天工资能买半颗
一滴水
今年荔枝掉到地上烂了也没人捡!因为吃多了对身体有害无益。
杜甫
400年的历史?何仙姑2000年前就飞升了,那个时候还没荔枝
她、绝美的笑靥
顶我一天工资[开怀大笑]
曾陶
我只感觉奶疼,不是脑壳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