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7月3日报道,四川九寨沟,13岁的初一女生,不小心得罪了14岁的初

唐文的飞扬 2025-07-10 13:21:00

“必须严惩!”7月3日报道,四川九寨沟,13岁的初一女生,不小心得罪了14岁的初二女生,初二女生就叫来8个14岁的女生,和一个16岁的女生,她们将13岁的女生围在小巷里,对她扯头发,扇耳光,拳打脚踢,打得13岁女生躺在地上,痛苦不堪,13岁的女生姐姐报了警。

“我就一不小心用球打到你了,你竟然叫人来打我!”四川九寨沟,13岁初一女生杨某(化名)的委屈呐喊,揭开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校园暴力事件,7月3日这起恶性事件经曝光后,瞬间点燃全网愤怒,让无数人揪心于未成年人的校园安全与成长困境。

而事情的起因,不过是校园里最常见的“小意外”——杨某在体育课活动时,用球不小心碰到了一名14岁初二女生。

谁也没想到这场本可一笑而过的小摩擦,竟会发酵成暴力围殴,被“碰到”的初二女生没有选择沟通,而是直接叫来8名14岁女生,和1名16岁职业学院女生,把杨某堵在南坪镇上街磨坊巷的小巷里。

在那条逼仄的小巷中,一场残忍的围殴开始了,这些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对杨某扯头发、扇耳光、拳打脚踢,完全没有丝毫同龄人的共情。

杨某被打倒在地,痛苦挣扎,而施暴者却没有停手的意思,甚至还有人在一旁拍摄视频、围观助威,把暴力当作“炫耀资本”。

直到杨某的姐姐发现异常报警,这场暴行才被迫终止,后来经医院诊断,杨某全身软组织挫伤,身体的疼痛或许能随着时间愈合,但心理的创伤不知要多久才能消散。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的愤怒如潮水般涌来。有人痛斥:“十四五岁的孩子,怎么能对同学下这么狠的手?这哪里是孩子,分明是校园里的‘小恶魔’!”

也有人反思:“围观、拍视频的那些孩子,难道不知道这是错的吗?校园暴力的‘帮凶’,同样该被追责!”更有网友犀利追问:“校园里的矛盾,什么时候成了‘以暴制暴’的理由?学校、家庭的教育,到底漏了多少‘窟窿’?”

这些评论,戳中了校园暴力治理的痛点——当未成年人施暴时,“年龄”不该成为免责牌,而该是反思教育缺失的“警示牌”。

说白,这起事件暴露的不只是几个孩子的暴力行为,更是校园安全管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家庭教育缺失的“连环问题”。

学校本该是守护学生的“安全堡垒”,可为何学生能轻易组织起跨年级、跨校的围殴?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缺失了对孩子“共情力”“是非观”的培养?

法治教育的滞后,又让多少未成年人误以为“暴力能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类似的悲剧只会不断重演。

而且当暴力发生时,围观者的沉默与“助攻”更让人心寒,“法不责众”的侥幸、盲目从众的心态,让他们成为暴力的“无形推手”。

这也提醒我们,校园暴力的治理,不能只盯着施暴者,更要警惕“围观文化”“帮凶心态”在青少年中的蔓延。

后来警方通报10名涉案未成年人已到案,而教育局、乡镇也介入安抚受害者家庭,但人们心里都清楚,“到案”只是开始,如何让施暴者真正认识错误、如何修补校园安全漏洞、如何重塑青少年的价值观,才是更难的“后半篇文章”。

因为只有反思才能让“校园暴力”真正成为过去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安心成长。

那么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信息 来源:九派新闻 报道于2025年 7月4日

0 阅读:60
唐文的飞扬

唐文的飞扬

唐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