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俄军惨痛教训,台海之战有可能成为人类史上第一场零伤亡战争!如今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四年,曾经一直在进攻姿态上保持克制的俄军,也开始了对乌克兰的能源、关键运输节点等民用设施进行袭击,而无人机这种不对称作战的强力装备,更是逐渐成为双方能否战胜对方的决定性因素。 俄乌战争打了四年,俄军的教训确实够深刻。一开始总想着克制,尽量不碰民用设施,结果战线拉得太长,人员伤亡跟着往上飙。后来逼得没办法,才开始打能源站、铁路枢纽这些关键节点,可伤亡数字已经降不下来了。这事儿放在台海上,思路肯定得变。 现代战争早不是靠人海战术拼输赢了。无人机这东西,在俄乌战场上已经把“不对称”三个字演活了。乌克兰用大疆改改就能搞侦察,俄罗斯的“柳叶刀”专炸坦克履带,双方伤亡里,有一半都跟无人机脱不了干系。但这还只是初级阶段,真到了台海,玩法只会更高级。 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这些年可不是白练的。翼龙-3能飞几十个小时,彩虹-7隐身性能够强,还有那些巴掌大的巡飞弹,跟蝗虫似的能一窝蜂往上冲。这些玩意儿不用人来操控,卫星导航加AI识别,对着雷达站、机场跑道、弹药库这些目标,指哪打哪。地面部队不用冲上去拼刺刀,伤亡自然就少了。 再说精准打击这块。俄军当初舍不得下狠手,结果给了乌军喘息的机会。台海要是有动作,肯定一开始就盯着关键节点。比如通讯基站、电力枢纽、军港码头,都是用导弹、无人机点对点敲掉,不会像以前那样狂轰滥炸,反倒可以减少可能出现的平民伤亡。 信息化作战也得跟上。卫星组网盯着天上地下,网络部队提前瘫痪对方指挥系统,电子战飞机让雷达变成瞎子。等对方指挥失灵、装备动不了,根本不需要派大部队登陆。这种“不接触”的打法,人员伤亡想多都难。 有人说“零伤亡”是吹牛,其实不是说没战斗,是说没必要让士兵去送死。就像美国打伊拉克,信息化部队对上机械化部队,伤亡少得吓人。现在中国的技术比当年美国还先进,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AI指挥系统全配齐了,真要动手,就是用技术代差压着打。 俄乌那套“拼消耗”的路子,在台海肯定行不通。咱们手里的牌,都是为了“快准狠”准备的。敲掉对方的反抗能力,同时护好老百姓,打完了伤亡数字低到可以忽略,这不就是“零伤亡”的意思? 说到底,战争形态一直在变。冷兵器时代靠刀枪,热兵器时代靠枪炮,现在靠的是代码和芯片。台海之战要是真打起来,大概率会让全世界看到,现代战争能打成这样——少流血,甚至不流血,照样能解决问题。这不是空想,是技术堆出来的底气,也是从俄乌战场上实打实学来的聪明办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南亚暗战曝光:巴铁用手机塔当武器,印度战机成了“睁眼瞎”当全世界盯着印巴边境的
【14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