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最大的赢家可能就是朝鲜。 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个关键事实:尽管俄罗斯深陷战事压力,但从战略角度看,其“失败”的空间极为有限。对于俄罗斯而言,即便遭遇军事上的不利局面,最糟糕的结局也不过是失去对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控制。只要俄本土领土不遭攻击,其战略底线便未被突破。 这一点至关重要。西方国家和乌克兰都深知,俄罗斯是全球核武库规模最大的国家,任何越过其本土边界的军事行为,都可能引发核报复的极端后果。在现实博弈中,这种威慑本质上构成了对俄罗斯“战败”概念的天然限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朝俄关系的深化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朝鲜在战争中的“站队”,对俄罗斯而言,是一场“雪中送炭”的战略配合。当前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外交空间受限,传统伙伴多持观望态度,而朝鲜的坚定支持不仅带有政治意义,也有实质性的军事价值。 与此同时,朝鲜也从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回报。在遭受长期国际制裁、经济困顿的状态下,朝鲜亟需外部资源支持,而俄罗斯的粮食、能源及其他基础物资供应对其具有战略性意义。此外,俄朝之间可能的军事技术交流,特别是在导弹与潜艇等领域,也将显著增强朝鲜的国防能力。 哪怕从最现实的角度看,即便朝鲜承担一定的战斗代价,例如人员伤亡,俄罗斯方面也会以一定的财政补偿、抚恤金形式予以回应。在外汇紧张、对外贸易受限的背景下,这种形式的资金流动对于朝鲜维持国家基本运行和对外采购能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俄朝之间的战略协作,是当前地缘格局中的一个“准同盟”现象。它不仅反映了战争中的利益互补,也展示了在全球力量重构过程中,一些非传统强国间的联动机制正变得日益复杂与具现实意义。
倒反天罡的名场面来了,西哈莫尼参加柬埔寨的植树节活动,洪森也在现场,西哈莫尼一下
【37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