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手下不是没有能人,谋士刘玄初告诉吴三桂,不要杀永历帝,吴三桂不听,跑到缅甸把永历帝杀了。刘玄初又告诉吴三桂,不要主动要求撤藩,康熙同意怎么办?吴三桂不听,康熙一看奏折同意了,吴三桂直接麻了。 说起吴三桂这个人,相信大家可谓是十分憎恶的,毕竟他在明朝末年作为朝廷对抗清军唯一的一把利刃,却在社稷危难之时,家国生死存亡之际投降了清军,引满人入关最终覆灭了大明王朝,结束了汉人统治的时期。 但是他最终的结局也可谓是十分凄凉,毕竟像这种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继承了一整个国家全部希望的人去选择背叛自己的国家,违背自己的民族,愿意向敌人甘效犬马之劳的人,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肯定会被想尽办法除掉,以绝后患。 要说吴三桂也真的是史上少有,可以与项羽、韩信、袁绍等人相提并论了,当然这里说的不是丰功伟绩,而是他们都有一样的特点,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吴三桂的一生中两次易主,在外人眼里可以说是一条养不熟的狗,所以他被撤藩也是必然的结局。 吴三桂在投靠清朝后被撤藩一事弄的心烦意乱,于是他开始高喊反清复明来对抗清朝,关键他好几次都获得了能成功反清复明的机会,但是都被他完美错过。 大家是否发现,越是有能人在旁指点的武将,就越是昏庸愚昧,刘玄初在吴军中就是个不得不说的人物,此人被后人称为明末清初第一预言家。 他在吴三桂的手下,连续四次完美预测了以后会发生的事,并且做出来最合理的战局分析目光独到狠辣,从吴三桂追杀永历皇帝的时候,法师刘玄初就开始做法了。 推演出如果前朝皇帝一死那么吴三桂将成为下一个被清除的名单,可是吴三桂偏偏猪油蒙了心,直接就绞死了永历皇帝,这一招正中康熙下怀,康熙皇帝知道了嘴巴能咧到耳朵根了。 对于康熙帝而言,大清第一大患除去了,接下来就可以收拾这些拥兵自重的藩王了,前一秒还对吴三桂赞赏有佳的康熙,下一秒就开始暗自思肘,着手准备撤藩一事。 更为逆天的不是刘玄初再次预测出撤藩的结果和解决方案,而吴三桂对自己并未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他总以为自己是天使投资人,跟老板一起打拼天下,以为自己是老板的白月光,没想到自己连朱砂痣都算不上,他以为自己还在京城的儿子是安全的,根本没有想过第二种可能,所以虚晃一招自请退位。 原以为这样能够一方面观察清廷的反应,另一方面则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又能得到舆论支持,没想到他这次还是算错了。 康熙直接忘本属性拉满,立刻点头答应,吴三桂未曾预料到自己在别人眼中就只是一颗棋子吧。 他那时候完全没有想过一个满人王朝,怎么可能让他这个前朝余孽身居高位。 于是他自己被逼的走投无路了,没办法,不想脱去这顶乌纱帽的他开始愤而起义,借用反清复明的称号开始浩浩荡荡的反清王朝了。 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带兵打仗可谓时英勇无比战无不胜,如果他能够一路这样英勇下去,说不定还真能改写历史,留下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谁知在关键的时候他又怂了。 他想要与康熙平分天下,刘玄初他算出了结果,也讲明了他下一步的计划,这个场面可以说是似曾相识,前几次跟这一刻如出一辙。 此时吴三桂灵机一动,选择继续保持现状佣兵自重,没有乘风直上就是最致命的一点,他给了清王朝喘息的机会,最后被休养好的清军一举歼灭,自己也死在屋中。 吴三桂这一生壮烈又可悲,总是走向错误的道路,最终自取灭亡,不过反过来一想或许也是好事,如果真的是他当上皇帝,国家又该有怎样的出路呢?
1678年8月,称帝不久的吴三桂在衡州病死,他12岁的孙子吴世璠继位。吴世璠虽年
【8评论】【5点赞】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吴三桂这个民族罪人